第(1/3)頁 別看蘭逸飛在每個關鍵分上打得都很果決,其實有那么一瞬間,甚至不止一次,他在揮擊球拍之后都有些心虛:會不會出界? 尤其是對手難得發球波動,或者漏出其他破綻之后。 9-7。這樣的比分,還是他在搶七局里頭一次親身經歷。 還好,帶著一點運氣眷顧,他最后成為了抓住機會的那個人。 第二盤,情況似乎朝著對他更加友善的方向前進。卡洛維奇的體力開始取得優勢,這得益于他在底線范圍內的移動里程少于蘭逸飛。 然而,這并不足以讓他在底線對拼環節取得優勢、彎道超車。 反倒是蘭逸飛,已經逐漸熟練地掌握了帶切發球與高彈跳發球,開始將這些技術摻雜進自己的發球局,取代單一的平擊發球。 卡洛維奇本想繼續第一盤的反ace打法,卻惱火地發現自從第一盤的勝利從自己指尖溜走之后,蘭逸飛第二盤的發球更令他難以預判了。 說來也是奇怪,卡洛維奇雖然各項發球能力都屬于頂尖水準,但是他在擁有2米11身高的同時常年使用平擊發球對付對手。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縱使蘭逸飛復制過去的技術都是不完整體,克羅地亞人面對帶切發球的接發也著實有些辣眼睛。 兩人的大戰仍然向著“看似”永無止境的保發大戰走去。 為何說是“看似”? 因為在場的,懂行的球迷已經感覺到了,緊緊咬住的比分背后暗流涌動。 3-2,卡洛維奇率先發球,并且暫時領先。這里的用時已經逼近第一盤5-5的時候了。 原因很簡單,卡洛維奇可能是感覺自己第一盤的戰略有問題,因此在蘭逸飛的發球局里開始更加主動、積極組織進攻。 因此每一局的平均用時被拉長了許多。 他也切實取得了一些成效:破發點。蘭逸飛在前兩個發球局被逼出了一個破發點,只是他再次逃出生天。 與之對應的,卡洛維奇在自己發球局里也不再那么穩定——但就像卡洛維奇不能把體力優勢轉化為底線優勢一般,蘭逸飛一樣未能看到破發的希望。 這讓他在局間休息時都不得不怒罵一句:發球大炮+發球機器+2米1巨人,這三個tag組合到一起可真不是什么常人能腦補出來的怪物! 罵歸罵,蘭逸飛也明白,必須趁著復制buff持續時間還在的時候找機會。 “對手的錯誤判斷讓他改變了比賽整體策略,不想無腦拖搶七了,或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第六局,蘭逸飛再度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再放一放自己的發球局,把節奏變慢一點,引誘卡洛維奇消耗更多精力。 簡單來說:賣個破綻給他! 一來拉近一下二人的體能消耗,二來加大卡洛維奇發球局出現波動的幾率。 這個決定不僅大膽——實話講,還有些瘋狂。至少在蘭逸飛還處于學院階段時,敢這么做的人無一都會被教練罵個狗血噴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