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向紅辦事很仔細,他踢了踢鋼結構,都很牢固。 底盤、墻面全處于同一個垂直面,整體框架處理的沒有問題,樓板也鋪設的整齊劃一。 至于吊頂更簡單,用的是pvc扣板,這個在82年已經生產出來,大眾餐廳就是用了這東西來吊頂的,所以王向紅了解怎么操作。 只不過有些零件比如膨脹螺絲之類的是王向紅以前沒見過的,他用的方式不對。 但房子還是挺牢靠的。 為什么? 王大寶說:“隊長把木工隊全給叫過來了,有些地方沒法組裝,大家伙群策群力,給重新上了合頁、裝了螺絲,讓它怎么著也能牢固起來。” “不過我們做的肯定有不好的地方,你看多出來很多東西。” 王憶看后無奈的說:“你們確實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其中最不好的就是屋頂沒有安裝防水層。” “這屋頂得拆下來重新安裝,必須要先做好防水處理,然后安裝屋頂罩子。” “還有這些pvc管材也要用上,這是鋪設電線用的,以后電線要經過屋頂位置落地設置插排、插頭……” 另一個民兵王來福疑惑的問道:“王老師,你真要蓋這樣的房子?這房子都鐵皮,一看就不結實,咱外島海上風大,一起臺風不就給掀翻了?” 王憶介紹道:“這話可是說錯了,你們別看這房子做的單薄,其實它結構非常科學,抗震級別高,抗風級別更高,能夠抵御12級大風!” “還有一個它不是鐵皮,這叫彩鋼瓦,它的耐腐蝕性能比較突出,所以很適合在咱們海島使用,在海島上壽命比較長久。” “這么好?”兩個民兵聽的一愣一愣。 王憶說道:“也不是特別好,相對來說它的隔音和隔熱效果很差,所以就感覺冬天冷夏天熱,而且有噪音干擾。” “這點在咱們外島來說不是大事,島上沒有多大噪音,冬天夏天氣溫雖然不舒服,但可以克服,是不是,同志們?咱們有困難就要克服嘛!” 王來福抖擻精神說道:“王老師你這話說對了,咱們王家人沒別的本事,就是能吃苦耐勞……” “哎哎哎,可別吹牛了。”王大寶訕笑起來,“以前說這話還行,現在算了吧,咱們能吃啥苦耐啥勞?連個燒窯拉磚的活都遭不住。” 王憶笑道:“怎么了?怎么說這話?誰遭不住了?” 王大寶說道:“王老師你不知道,你這兩天去市里頭了,然后咱們隊里在磚窯廠上班的五個社員都跑回來了,哈哈。” 王祥麥摳了摳大鼻孔子說:“這、這不能說明咱王家人不能吃苦耐勞,外隊也跑了好幾個……” 說著他看向王憶,面露敬佩表情:“難怪王老師之前一直說,這個燒磚窯的活很苦,一般人承受不住。” “當時咱隊里人還不服氣,覺得王老師是瞧不起人,現在好了,都老實了吧?” 這事王憶心里確實有點氣。 社員們看到燒磚窯工資高,然后看到他從外面領了一群人回來當工人,于是挺不滿意的,覺得他瞎大方,肥水流了外人田。 這次行了。 隊里僅有的五個磚窯廠工人全跑回來了,外隊也跑了好幾個,現實終于證明還是他說的對。 行,爽了! 海風一吹,王憶更是神清氣爽,說道:“走,先去琢磨一下怎么搬運機器。” 紅樹島沒有碼頭,船舶得在靠近淺水區后就拋錨以避免擱淺、觸礁。 這樣以后怎么運輸機器、零件和各種配件? 特別是以后得往島上大量運輸太陽能面板,這是個大活! 沒辦法,電力是工業之母,不管是防空島還是紅樹島都需要電力供應,光靠柴油發電機可不行,代價太大。 在82年買柴油不是簡單的事,在22年想大批量購買柴油也不好辦。 最好的還是光伏發電板和ups。 只是兩個地方要架設單晶硅電板都不太容易,防空島機器多、機器功率大,ups只能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還是需要柴油發電機來打主力。 不過王憶覺得以后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來把防空島石山向陽一面全鋪上單晶硅電板后,能采集到的能源還是很可觀的,畢竟外島夏季光照還挺猛烈。 紅樹島上的問題在于除了冬季其他三個季節島上鳥多。 鳥要拉屎的,而且還能拉屎,它們可不會固定地點拉屎,很容易給拉到單晶硅電板上,影響電板的壽命也影響發電效率。 他琢磨了一陣,倒也想出了辦法。 只能把電板固定區域,然后區域內多架設點稻草人之類的東西,驚擾飛禽們不敢靠近,以此來盡可能的保護太陽能面板。 最后問題還是回到了從船上往島上裝運貨物上。 想來想去,還就是用舢板小船來換裝最好了,只能讓工人們多出點力氣了。 王憶領著大迷糊配合兩個民兵先卸下了一臺臺的機器。 這次帶過來的主要是小機器,小馬力發動機、高壓沖洗機、小型空壓機、角磨機、熱風槍、各式樣砂輪機、熱熔器、柴油功能鉆機和切割刀之類的。 四個人齊心合力,加上有大迷糊這個人形自走搬運機器,他們將機器全卸下了。 從市里返程的時候就是中午了,加上在紅樹島上一陣忙活,這樣當王憶回到天涯島,就是傍晚時分了。 漁舟唱晚,夕陽西下。 天涯二號靠上碼頭,又是例行的搬運工作。 先搬糧食再卸下水泥。 外隊來看電視的人對此見怪不怪,已經不再羨慕嫉妒恨。 麻了。 這次帶回來的都是常規商品,王憶留給王向紅指揮處理,他自己拎上包往回走。 在大灶碰上了林金虎,王憶沖他招招手,將從墩子那里得到的成功學書籍給了他: “你看看這些書,或許對你的生活態度和人生之路有所幫助。” 林金虎拿到后簡單翻看了一下,說道:“好,王老師,你有心了。不過這都是什么書?我看著不像是正規的出版物?” 王憶說道:“嗯,不是正規出版物,是我同學自己從國外翻譯的書籍。” “反正你先看看吧,如果有用我可以向我同學借更多的書,如果沒用就算了。” 跟林金虎分開后,他去跟大灶說了一聲,讓準備上白蘿卜、雞蛋、豆腐、冬瓜、土豆塊等食材,晚上做關東煮吃。 漏勺疑惑的問道:“關東煮?這是什么菜?我沒有聽說過。” 王憶說道:“就是煮菜煮雞蛋,等你嘗嘗就知道了,冬天晚上吃起來還是挺舒服的。” 廚工們忙活起來,他用大鍋來搭配關東煮所需湯汁。 這個簡單,一包包調料撒進去,配上點干海帶絲更出味。 恰好島上不缺海貨,漏勺看著王憶往鍋里放海帶絲,還遞給他干紫菜讓他放了些紫菜。 鍋里湯汁開鍋,然后往里分批次的下入各種食材開始熬煮。 漏勺上去攪和了一下,點點頭說:“嗯,味道還挺鮮的。” 這就是晚飯了。 教師們來打飯,一人一碗關東煮,雞蛋蘿卜加上湯,熱氣騰騰。 王憶把王向紅也叫了過來,一起給他來了一碗:“隊長你嘗嘗這個滋味怎么樣。” 王向紅看了看后疑惑的問:“這是什么?你們東北的亂燉?不過這個雞蛋蘿卜冬瓜在一起燉能好吃嗎?” 漏勺聽了恍然大悟:“噢,難怪王老師說這個叫關東煮,肯定是關東那里的特色菜是不是?” “那應該跟孫老師家鄉相關,孫老師家鄉的魯地當年有很多人闖關東去了東北,把魯菜給帶了過去。”黃有功說道。 孫征南看了看這一碗亂燉,疑惑的搖了搖頭。 祝晚安抿了一口湯汁,眼睛一亮:“嗯,好鮮甜的滋味,真不錯呀。” 其他人也開動了,不管是吃雞蛋的還是吃蘿卜亦或者吃豆腐的,都吃的連連點頭: “是,這滋味都是什么調出來的,確實挺鮮甜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