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天涯島上辦技校。 王憶愿意為此進行贊助,哪怕他自己掏腰包然后以生產隊的名義對技校進行贊助也行。 別說對于海福縣來說了,就是對于翁洲而言水產技校這種單位也很有分量。 現在的技校不給予學歷承認,只是傳授技術、培養專業人才,所以對于向往鐵飯碗和非農戶口的漁民來說才是雞肋。 畢竟如今外島的漁業主要是捕撈業還不是養殖業,等到養殖業在未來占據外島漁業的半壁江山甚至是只手遮天的時候,漁業人才會受到重視的。 再說高云說過了,水產技校不只是培養海水養殖人才,以后逐漸的還會開設海洋工程類、制冷與汽修工程類、機電工程類、經濟貿易類、食品工程類的課程。 在大學擴招之前,這學校可以給外島培養一些人才。 而王憶看中的顯然還不是技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他看中的是技校里頭的人。 如果這所技校可以落戶天涯島,那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人員數目怎么著也得是個幾百人甚至千人級別吧? 總不能更少吧? 要知道學校的人可都是少年,天涯島要是有了這么多少年加入,那島嶼還會逐漸荒廢嗎? 絕不可能! 王憶之前為什么拼命的給天涯島拉人才? 除了要靠這些人賺錢之外,更大的考慮就是把天涯島給發展起來、把人給留住,讓島嶼始終可以熱熱鬧鬧的。 這樣如果島上可以開設一所技校,那他還會愁以后島嶼沒落嗎? 只要技校不搬走,天涯島就是外島最熱鬧的島嶼,到時候社員們有錢賺,而技校師生又會連帶著發展起餐飲、醫療的行業—— 這背后蘊含的消費力才是重點。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值錢?人! 人就是最值錢的! 還有一個水產技校也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到時候生產隊搞水產養殖,那技術員不就來了嗎? 甚至到時候他們還有免費勞動力可以剝削。 技校的學生又能干又便宜,多好…… 王憶比高云還要清楚這所學校能給天涯島帶來的好處,所以他很積極的提出要推動水產技校落戶天涯島的構想。 高云這邊卻誤會了王憶的意思。 他謹慎的說:“王老師,水產技校是國家扶持的項目,所用土地是不會給土地轉讓金的,只會每年給出一定的租賃補助,而且這給的錢不會很多……” 王憶笑了起來:“你以為我盯上了建學校的這些錢?” 高云坦然說道:“水產技校在佛海投建的時候,確實讓當地人賺了一些錢,其實……” “其實我們天涯島可以劃出一部分地皮給水產技校使用。”王憶接著他的話說道。 在王憶少年時代曾經看過一個故事,這故事讓他記憶猶新。 話說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聯合國才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經濟蕭條,聯合國成立了總得有個容身之所,最理想的地方自然就是紐約了。 但聯合國各國成員大都才剛剛從戰爭中解脫出來,哪里有錢買地?更何況,紐約的地價寸土寸金,誰能出這個錢呢? 就在聯合國不知該如何是好時,美麗奸的巨富洛克菲勒挺身而出了,他在和家族成員商議后拿出了870萬美元,在曼哈頓東岸買下了一塊兒巨大的地皮,而且把這塊兒地皮無償捐獻給了聯合國,讓他們在這塊兒地皮上蓋聯合國大樓,以此來解決聯合國的燃眉之急。 當時很多財團嘲笑洛克菲勒家族的決定,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卻堅持對聯合國的贊助: 因為聯合國的這塊地皮周圍的土地也都是他們洛克菲勒家族的。 于是隨著聯合國動工完成后,周邊的大片土地也都開始迅速增值,水漲船高,一時間各大酒店,餐廳以及居民居住地都在這邊動工。 就這樣洛克菲勒依靠著無償捐贈聯合國地皮這一方法讓他們至少賺了十幾億美刀…… 這事是真的假的?王憶不敢說,因為這故事是他在《讀者》和《知音》上看到的。 不過這故事確實是有道理的,王憶相信水產技校要是能在天涯島投產,那水產技校就可以成為天涯島的聯合國總部。 他給出了很好的條件。 這條件太好以至于高云有些不敢相信。 還好這年代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簡單,高云聽說過王憶的所作所為,了解王憶的名聲。 他選擇相信王憶,因為王憶是葉長安選出來的孫女婿,而他是非常佩服葉長安為人的,他是縣里葉派的人。 于是他再次跟王憶確定了天涯島愿意贊助地皮、贊助磚瓦的事情后便高興了,握住王憶的手拍著他的肩膀對左右贊嘆道: “我這幾個月里處處聽人說,福海出了個了不起的好后生,他知識淵博、大公無私、一心利人從不利己。”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我今天總算是見到了這個小伙子的為人!” “讓我感到高興啊,特別高興,魯迅先生說,我們中華民族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如今就有這么一個人站在了我們面前,我要說——海福縣不會忘記他!” 王憶客氣的連連點頭哈腰。 領導抬愛了。 不過這件事不是高云自己能決定的事,甚至不是海福縣內能拿定主意的事,他還要往上級主管單位打報告,由上級單位來批復。 他接受了王憶的好意,并且向王憶道謝:“王老師你放心,你的這番心思我會牢記于心。” “無論學校最終建在哪里,我都會把你的付出記在心里頭!” 王憶說道:“我只是做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還請領導將我和我們生產隊所有社員的心意轉達給主管領導。” “如今我們生產隊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辦起了社隊企業,在多個經濟行業取得了成績、賺到了錢,這都是國家好政策的功勞,我們全體社員非常清楚這點。” “所以我們抓住機會想要為國家做出一點貢獻,請領導能轉達我們的心意!” 高云說道:“好,這件事我一定會盡力促成。” 說著話他頓了頓,補充道:“沒有意外的話,這件事肯定能成!” 他們還挺頭疼水產技校的地址問題。 如今王憶給他們送來止疼藥,他們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高云贊賞了王憶的所作所為,王憶請他和相關領導去大眾餐廳吃了個晚飯。 在飯局上王憶把天涯島和水產技校的相關規劃做了更細密的介紹,聽的高云連呼‘你真是個人才’。 王憶做出的規劃是很有可實行性的,因為他這份規劃是設計院專業團隊做出來的。 當然設計院沒有規劃水產技校,可他們規劃了一所大號小學: 旨在二十一世紀外島各村莊學生數量減少后,天涯島以優秀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來吸引縣里在島上批設一座更大規模的小學,以解決各村莊剩余學生的上學問題。 這樣他把小學的規劃拿出一半來分給水產技校就行了。 高云聽的開心、吃喝的也開心,當場對他做出承諾,就把水產技校設立在天涯島上了! 吃過飯后天色就挺晚的了,但王憶乘坐侉子到碼頭,找了個順風船回到天涯島。 回到島上后他去找王向紅,把縣里要開設水產技校以及他準備以生產隊名義拉水產技校開設在天涯島上的信息說出來。 王向紅都聽懵了。 我草! 我不該讓你去替我開會,你這是開回來個大麻煩! 王憶示意他冷靜,從經濟、從發展前景等各方面進行解釋。 這是一件大事。 以王向紅的保守頭腦,如果放在以前他壓根什么都不聽,他會直接發火。 但王憶的眼光確實沒的說,做出的計劃都能完成,帶著生產隊越發展越好——不光是錢,就連全隊建新房的計劃都完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