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里面有整齊的縫紉機,墻上有掛起來的繩子,繩子上是成品的衣衫,和領帶。 秋渭水當時給王憶買領帶沒少花錢,王憶便從22年進了布匹、學了領帶縫紉工藝,他們生產(chǎn)隊自己生產(chǎn)起領帶來。 他另外也進了包裝盒,一個領帶和一個領帶夾配套一個包裝盒送入滬都的小商品批發(fā)市場出售,售價是足足的二十元錢,生意很好。 現(xiàn)在隨著外國電影電視劇的引入,加上改革開放不少外資、僑胞進入國內(nèi),導致穿西裝皮鞋打領帶的風潮開始興起。 島上出產(chǎn)的領帶品質(zhì)挺不錯的,主要是布料好,做出來的領帶觀感要比現(xiàn)在流行的普通棉布領帶更受歡迎。 加上領帶夾和包裝盒,這樣檔次便上來了,在滬都賣出了不錯的價錢。 王向紅驕傲的給來參觀的干部們介紹,說服裝隊現(xiàn)在重點生產(chǎn)假領子和領帶,因為這都是用工廠殘余布料再利用所生產(chǎn)出來的,屬于下腳料回收利用。 聽說這么小小一塊布就能賣出二十元錢——比得上壯勞力現(xiàn)在出去打工半個月的收入了,黃志武那邊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他跟王向紅商量說:“我們社員家里也有縫紉機,能不能到你們這里學習領帶制作工藝?” 王向紅笑道:“我們很歡迎,市里和縣里要求咱們組織參觀工作不就是為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嗎?” “你們有的好發(fā)展項目我們要學習,我們有好的項目你們也可以來學習——不過這個布料可不好解決,你們得自己聯(lián)系工廠尋求這些下腳料,我們生產(chǎn)隊進貨的布料不多,自己都不太夠用。” 馮一木拿起一塊布料捻了捻,試探的問道:“這是什么布料?像是滌絲的化纖布。” 王向紅說道:“這其實是真絲布料!用的是百分百的桑蠶絲,這布料可不一般,是人家工廠生產(chǎn)高端女士睡衣的下腳料,這些睡衣都要出口創(chuàng)匯呢!” 這些話都是王憶講解給王向紅來說的,如果有人想知道布料來路,王向紅便說是自己戰(zhàn)友介紹的門路。 盡量不把王憶推到臺前來。 這樣王憶在隊伍里出不了風頭,沒人注意他,他沒必要繼續(xù)留在這里了,便索性自行離開。 下午大膽回來的挺早,參觀學習的隊伍離開的時候他們也搖櫓返航,回來準備跟王憶一起去漂釣鲅魚。 王憶正好去送參觀人員離開,大膽沖他招招手喊道:“王老師,卸下今天的魚獲咱們就去漂釣鲅魚。” 他又抬起下巴點了點離去的機動船,問道:“他們來參觀的嗎?是不是又來混吃混喝了?” 王向紅笑道:“什么混吃混喝?人家來咱隊里參觀學習,咱們不該招待人家吃一頓飽飯?” “放心吧,人家沒白吃咱們的飯,每個人都買了一盒領帶和兩斤月餅,咱賺回來的錢夠招待他們吃十頓飯了!” 他又叮囑大膽:“你今天領著王老師去螃蟹樓,現(xiàn)在進深秋了,看看螃蟹樓里沙蠶多不多,多的話該打沙蠶醬了。” 大膽說道:“好,我估摸著現(xiàn)在螃蟹不少,沙蠶不多,等我去看看。” 隨意的聊著天,他們開始從船上卸貨,卸下箱子后換成釣竿、竹簍和蚯蚓、小魚,一行人搖櫓開往海里。 王憶坐在船頭欣賞深秋的海洋盛景,大膽過來借火,然后說道:“今天先釣鲅魚,要是運氣好,咱們還能碰到海年魚。” 海年魚,海鯰魚。 外島有冬天準備年魚的說法,取一個年年有魚的兆頭,內(nèi)陸其實也講這種好兆頭,過年會準備上紅鯉魚之類,好看好講究。 但沒有家庭準備鯰魚,盡管鯰魚跟年魚的發(fā)音一樣。 而外島這邊要直接的多,內(nèi)陸有鯰魚,海里也有海鯰魚,他們會用海鯰魚做年魚。 因為海鯰魚跟別的魚不一樣,它們一般都是深秋或者入冬才能吃到: 這種魚是海魚中最短命的家伙,它們的一輩子只有幾個月或者說一年。 當?shù)貪O家人說起好魚有“一年長一尺,十年長一丈”的說法,意思是好的魚都是一年只能長一尺,十年才能長一丈。 海鯰魚是例外,用外島的說法就是龍王爺封它一年生,每年二月春分左右小魚孵化,到了立冬時節(jié)就能長成一尺左右長的大海魚。 深秋之后的海年魚就可以捕撈了,它們開始來到淺海近岸邊水域,此時食性兇猛,一條蚯蚓就能釣上來幾條海鯰魚。 原因是這時節(jié)它們來到淺海區(qū)域準備繁育后代,而要生育后代就得大肆進補,所以此時它們最好垂釣。 此時垂釣上來的海鯰魚自然也最肥最好吃,個大肉鮮,帶回去后趁著新鮮能做很多好菜,什么熬海年魚、紅燒海年魚、年魚熬蘿卜、年魚燉豆腐等等。 而最具外島漁家傳統(tǒng)的特色菜是做馇年魚醬和鍋炮海年魚——這種魚油脂低、魚刺軟,適合用來做魚肉醬。 漁家的魚肉醬一般不太好吃,跟蝦醬一樣就是個下飯菜。 但這是因為如今家家戶戶日子過的差,不舍得用油,像年魚醬要是用足夠的菜油來炒來蒸,那滋味可是又鮮又香,再配上新鮮出爐的滾燙大饅頭—— 饅頭掰開抹上肉醬,油水滲入饅頭一層,吃一口真是太香了! 抽著煙,大膽心心念念的介紹著:“海鯰魚比鲅魚要好吃,鲅魚肉太粗了,而且腥味大,海鯰魚最好。” 旁邊的王祥海走來蹲下說:“是,海鯰魚好。” “家燜海鯰魚,椒炒海鯰魚,蒸干咸魚……不管怎么做都好吃,高粱米水飯這東西粗糙不好吃,誰都不樂意吃,可要是配上海鯰魚,嗨,那可太對味了!” “王老師還沒有吃過吧?”王東青問道,“那今天咱們怎么著也釣幾條海鯰魚上來,叫王老師回去嘗嘗,保準能叫他多吃好幾碗飯!” 一路搖櫓奔馳,足足一個小時之后他們看到了一座小島。 螃蟹樓就在這島嶼上,這島嶼沒有名字,是個小無人島。 因為螃蟹多有些人便叫它螃蟹島,但這里也是釣海鯰魚的好地方,所以也有人叫它年魚島。 還因為尋常人們不會來這島嶼,只有冬天不忙了才會來釣海鯰魚,而釣到以后就要準備過年了,因此還有人叫它過年島。 小島自然沒有碼頭,它這邊只有亂流,水流速度還很快,外地人或者說沒有搖櫓好手藝的人在這里難以行船,就跟黑礁海一樣。 但天涯島的壯勞力們都是好櫓夫,大膽上去掌櫓,漁船很順利的繞過湍湍激流擱淺在一片灘涂上——海灘上有一段海泥可以停船。 這段海泥區(qū)域也是螃蟹樓所在,由于受潮水水流影響,海泥地上被割出了一道道小溝。 經(jīng)年風吹浪打,小溝逐漸加深,小溝里的海泥被拍到了溝壟上,這樣溝壟越來越高,如同一道道迷你堤壩。 壟溝里滿是窟窿眼,都是螃蟹、小鯰魚、泥螺之類的洞穴,因為很多螃蟹、小鯰魚之類的會死掉或者離開不再回來,這樣導致了洞口懸空,如同一樁樁小樓,所以外島人俗稱為“螃蟹樓”。 鯰魚會在河湖中打洞,海鯰魚也會打洞居住,這螃蟹樓就是小海鯰魚最喜歡的巢穴。 很多海鯰魚在島嶼四周繁育小魚,這樣小海鯰魚便進入螃蟹樓里躲避天敵,它們在里面慢慢長大,直到天很冷要凍住這些洞口之前才會離開。 到了秋天,村里人在“螃蟹樓”外,用一根根竹竿把一串串魚鉤插上釣年魚,潮水退下去后去清魚換食兒。 島上有枯草,大膽去拽了一把過來,一根根的插進螃蟹樓的‘樓房’里頭。 然后有些草梗會或慢或快的搖晃起來。 見此大膽便精神一振,說道:“行了,咱們今天應該能釣到海鯰魚,你們看已經(jīng)有海鯰魚進樓房了。” 王憶問道:“從哪些草梗看出來的?” 大膽說道:“搖晃快的就是小海鯰魚干的,螃蟹泥螺蟶子之類的對草梗沒有興趣,草根插進它們的巢穴后要么不動彈,要么就是動彈的很緩慢——因為它們在里面動彈時候碰到了草梗導致的。” “小海鯰魚貪食,看見有東西進自己地盤里就開始張嘴去吃,可草梗又不好吃,它們吃不下去,叼在嘴里就一個勁的咀嚼,導致了草梗快速搖動……” 大膽正在這里講解,率先上岸去的王東青在東南方向一塊石頭上吆喝道:“同志們到我這里來,趕緊下桿,有魚!” 王憶趕緊拎起魚干準備釣魚。 大膽淡定的說道:“王老師不用急,放心好了,這邊肯定有小鲅魚。” 岸釣鲅魚對地點要求不是太高,因為深秋時節(jié),一斤以下的小鲅魚為了捕食小魚常在岸邊活動,所以不管在灘涂近岸還是港口大壩都能釣到它。 這片無人島尤其適合釣馬鮫魚。 有些喜歡吃金槍魚的人知道,金槍魚是撞擊式呼吸,它們不能自動從水里呼吸空氣,需要張開魚鰓然后游動中去撞擊海水,強行讓海水從魚鰓過濾,進而呼吸水中的氧氣。 同樣,馬鮫魚也是這樣呼吸的。 它們無法像底棲類魚那樣躲在巖礁洞里等待小魚來到跟前突然張大嘴巴吞食,它們必須不停地游動,因為一旦停止游動就會缺氧。 所以,鲅魚群總是在遷徙,而小鲅魚對氧氣需求量小一些,可以待在流動的水域,這樣它不用使勁游動就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氣。 王憶在剛才漁船靠近海島后就發(fā)現(xiàn)了,這小無人島四周多有亂流且水流急促,小鲅魚們喜歡這種環(huán)境。 特別是這島嶼還有一塊部分深入了海中,這叫擋浪壩,一邊能擋住洶涌的海浪,讓另一邊獲得更安穩(wěn)的環(huán)境。 從擋浪壩可以上島,可是大膽他們沒有選擇這條路,因為他們斷定這地方有小鲅魚,而小鲅魚很膽小,受驚后會離開,在這里上岸等于打草驚蛇。 再一個他們也想在螃蟹樓里看看小海鯰魚的入住率,如果有挺多小海鯰魚住進樓里了,那就代表附近來繁衍后代的大海鯰魚多了起來,他們待會可以釣海鯰魚。 擋浪壩這里水流變化很激烈,特別是拐角處海水流速最快,雪白的海浪拍打著礁石又翻卷回去,發(fā)出的轟鳴聲觸目驚心! 一行人放下魚簍拿起釣竿摸了帶來的小魚苗開始準備下鉤,王東全笑著對王憶說:“王老師你回去嘗嘗鲅魚崽子,要是愛吃的話咱們后面早上來釣魚。” 這點大膽給王憶說過,早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鲅魚開始進食,這時候它們是饑不擇食,不辨真假,有吃的就搶著吃,很好咬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