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法大馬路租賃店鋪的事,王憶沒有應承也沒有否決,他說他琢磨一下,再托人打聽一下滬都關于那條馬路的規劃。 麻六跟他說這條馬路是滬都想要打造出第二條金陵路。 但王憶知道沒有這么簡單。 他小時候在滬都待過,雖然不是在城區可好歹也算半個滬都人,可他并沒有聽說過滬都發展出了第二條金陵路。 船回島上,碼頭上照常站著個王向紅在抽煙等著他們平安歸來。 此外現在等待王憶的還多了一個人,是秋渭水。 秋渭水蹲在碼頭上,老黃依偎在她身邊,就跟毛爐子一樣給她取暖、幫她抵御寒風。 這是一條暖狗子。 王憶跳上碼頭去摸了摸秋渭水的手和臉,說道:“以后你要來等我一定多穿一件,你看你的手和臉多冷?” 秋渭水抿嘴笑道:“身上不冷,我摟著老黃,很暖和的。” 王憶沖老黃擠擠眼。 老黃開心的搖擺著尾巴作螺旋槳架勢。 又有好吃的了! 一個個大砂鍋被小心翼翼的搬上碼頭,王向紅看到后問道: “咦,怎么這么多砂鍋啊?這砂鍋個頭挺大,我以前還想買一個來著,結果只能買到中等個頭的砂鍋,這是哪里買了這么大的砂鍋?” 王憶便隨口編造理由:“滿山花嬸子當保姆的那家男人,盛大貴老同志,你還記得吧?” “噢,他以前是在陶瓷所單位上班?這是托他的關系搗鼓來的?”王向紅恍然大悟的說。 王憶說:“不是,是盛大貴給我介紹過一位老同事叫寧一諾,他這位老同事從我手里買走了李老古家里挖出來的瓷罐子,然后我是又聯系了他,準備跟他做個交易。” “正好他們單位正在處理這種砂鍋,我便委托他買了一批,一些給大眾餐廳用一些分給咱們隊里。” “天冷了,咱外島濕冷太厲害,家家戶戶到了冬天不是都要生爐子嗎?到時候把砂鍋坐在爐子上,想燉個什么就燉個什么,砂鍋燉東西好吃!” “確實,”大膽興致勃勃的說,“砂鍋燉肉比鐵鍋好吃多了,草,要是這砂鍋早兩天到,咱們燉雞肉用砂鍋,那肯定滋味更好,那家伙燉出來的湯能美的讓人冒泡!” 王向紅點點頭問王憶:“這砂鍋是什么價錢?” 王憶說道:“市面上去買的話低于二十塊拿不下來,但人家成本價才八塊,不過加上了路費的話,平攤開來一個砂鍋是正好十塊!” 王向紅再次點點頭:“便宜了,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里的砂鍋比這個小都要二十元,這砂鍋十塊真不貴,社員們肯定稀罕。” 這種生活用品很重要。 是漁家的寶。 只是動輒十元二十元的價格對他們來說太昂貴,在家里有鍋的前提下,漁家舍不得掏二十元再去買個只能煮菜的砂鍋。 這會被認為不會過日子。 他又問王憶:“你跟那個同志聯系,是準備賣銅錢?” 王憶痛快的說道:“對,我打算把銅錢好好收拾一下,找出其中值錢的稀缺老銅錢賣給他,現在城里人喜歡收集這東西賣給外國人,所以挺值錢的。” 王向紅又一次點點頭道:“好,那要不然我給隊里人廣播一下吧,誰家里有銅錢大洋啥的給你拿過來,你看著給個錢,怎么樣?” 王憶說道:“行啊,有的話拿過來吧。” 其實銅錢和大洋他不太樂意收,因為收了基本上帶不回22年。 兩副拖網上的銅錢能帶回去,那顯然是拖網最終還是被使用了,在海里滾了一些年頭便完全損毀了。 像是老百姓家里的銅錢和大洋都是壓箱底的好物件,他們肯定不會毀掉的,這種情況下可以保留到22年沒問題。 不過王憶琢磨了一下,這些銅錢和大洋收了也行,他還真準備跟寧一諾再聯系聯系。 他手頭上有點假貨想要糊弄洋鬼子,現在各種手續都辦全了,在滬都也有攤子了,是時候開個張了。 要是寧一諾過來,那他可以把無法帶到22年的銅錢和大洋賣給寧一諾,不圖賺錢,就圖一個可以解釋拖網銅錢銷路的理由。 隊里人忙忙碌碌先搬砂鍋。 這東西必須要輕拿輕放,最終為了避免危險沒有搬上山去,直接搬進王向紅家里,在院里一字擺開,明天他給王憶結算,然后讓社員們來領砂鍋即可。 搬了砂鍋有糧食、有花生、有月餅餡,另外還有外貿集團真給天涯島送來了一批貨。 pvc板材、塑料紙俱全,另外還有一些滅蟲藥、高強度粘合劑、涂料、合成香料等等。 麻六還給王憶帶過了一本書,這是外貿集團現在的銷售清單,有各種商品也有價格,這樣外島需要什么可以直接通過陳谷聯系外貿集團進行采購,很方便了。 王憶這邊已經準備好了滅蟲藥,當天晚上在碼頭上這些人一人給了一瓶,讓他們回去噴到床上被褥上,先把這種容易藏虱子生跳蚤的地方做個滅殺。 王向紅參與壯勞力的搬運工作,將船艙上所有東西卸下來后他跟王憶說了一聲: “我今天把隊里的印刷機可以印刷大字帖的事跟其他生產隊的負責人說了一聲,明天開始應該會有學校來委托咱印刷大字帖,這沒問題吧?” 王憶說道:“沒問題,來印刷就好,他們自己付個電費和紙張費,這樣比買大字帖要合算的多。” “而且印刷了大字帖后不光給他們用,咱們學生以后也得用……” 他把大字本拿出來給王向紅看,王向紅沒明白其中暗藏的竅門,王憶給他解釋了一下,將大字本的一次性功能解釋清楚。 王向紅搞清楚后也是勃然大怒。 外島人家是真窮,怎么能用這么浪費錢的方法來讓學生們練毛筆字? 王憶直截了當的跟秋渭水說:“媳婦,這禮拜天回家的時候跟爺爺說一聲……” “不用,別讓小秋老師去摻和這種事,這是公務事,不必靠私人關系去解決,我明后天抽空自己去縣里找領導們問問這件事是幾個意思!”王向紅再次把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 十四號一早。 王憶起床后打太極拳養生,王向紅溜達著過來跟他打招呼:“王老師,打拳呢?” “修身養性。”王憶淡然說道,“隊長一起來一套?” 王向紅笑著搖晃手中的煙袋桿:“我可算了吧,我還是習慣打軍體拳。那啥,你先打拳,等你打完拳再說話。” 王憶一聽還有事,便索性收起拳架說道:“有什么話你說吧,我打拳是打著玩的,不要緊。” 王向紅叼起煙嘴抽了口煙,笑道:“昨天晚上搬運的東西太多,我看到有一臺機器但沒注意它是干啥的……” “還能干啥的?”王憶去大灶把磨面機給搬了出來,“這就是我前幾天說起過的電動磨面機呀,有了這機器咱們社員就不用再去磨盤上費力氣了。” 王向紅一下子來興趣了。 他精神大振,敲了敲煙袋鍋把里面煙灰敲出來,感興趣的問道:“哦喲,這就是電動磨面機?插上電它自己能磨面?” 王憶說道:“你看我給演示一下。” 他直接從聽濤居里扯出來一條電線。 電動磨面機功率挺大的,用老電線危險,他這條電線和所用插排都是從22年帶過來的,直接連通在ups上,很安全。 這種磨面機都是傻瓜式操作,插上電打開電源開關,上面有幾個模式,粗磨、細磨、干磨,還有磨麥、磨玉米兩個常用模式。 門市部里有麥子,他去舀了一瓢回來打開磨麥模式的開關,機器頓時轟隆隆的抖動起來。 王憶把麥子倒進料斗中,接著機器兩個開口一起往外出東西——兩個開口分別是麩皮出口和面粉出口。 然后麥子往下走,立馬就有白花花的面粉和粗糙的麥麩分別從出口流淌出來。 王向紅吃驚的手一松,心愛的煙袋桿掉在地上。 這機器太橫了吧! 現在他心里頭就這么一個念頭。 外島老百姓祖祖輩輩就是用石磨磨面,以前光景好的時候天涯島上養過騾子,用騾子來拖著石磨磨面。 但多數時候、多數村莊都是靠人力去推動石磨磨面。 那樣磨面耗費力氣也耗費時間。 一臺石磨需要兩人操作,一人推磨一人撒糧食掃面粉,哪像這機器一樣這頭倒入糧食那頭就出來面粉了! 他知道城里頭現在面粉都是工廠用機器磨出來的,可是說實話他沒有見過這種機器。 所以他知道機器磨面粉會更快,卻沒有想過能這么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