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些人一起喊:“贏了贏了贏了!” “女排萬歲!萬歲!” “明天拿金牌!一定能拿金牌!” 陳谷很跳脫的舉著紅旗從山腳下跑上山來,徐橫舉著紅旗從山上跑下山。 不管男女老少都在鼓掌,老人們不懂什么是女排比賽,不過聽說中國把小鬼子打了一頓他們很高興,然后詢問什么時候能再打一頓。 另外有人還帶著喇叭,跳出來要吹喇叭。 王憶定睛一看—— 這他媽不是自己在縣一中培訓時候的同學李巖京嗎? 這不是喇叭,這是嗩吶啊! 于是王憶惶恐的上去問:“李老師,你要來一出大出殯嗎?” 李巖京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我給女鬼子,送一程!” 周圍的人聽到后哈哈笑:“送一程,送她們一程!” 王憶一看自己今晚是沒法睡了。 而明天還有冠軍爭奪賽…… 現在大家伙已經開始約著看明天比賽了,還有人要呼朋喚友,也有人要領著全家來看。 正在收拾電線的王向紅聽到這話后便來找王憶,問道:“他娘的,明天來看比賽的人,是不是比今天還要多久啊?” 王憶淡定的說:“這是顯而易見的。” 王向紅為難的說道:“這可怎么辦?今晚兩臺電視機都供應不上大家伙,明天可就只有一臺電視機了呀,這怎么辦呢?” 王憶說道:“這個真是沒轍的事,就這么一臺電視機,我也沒辦法再變出兩臺來。” 王向紅在煙袋鍋里塞了點煙,叼起煙袋桿瞇著眼睛問:“把電視機放到高處怎么樣?這樣起碼看到的人能多一些。” 這就是唯一的辦法了。 外隊社員開始逐漸離場回家,但更多的人沒有離開,而是待在路燈下興致勃勃的討論剛才的比賽: “三比零剃了她們一個大光頭,過癮,太過癮了,比大夏天的吃冰鎮西瓜還要過癮!” “女排的同志不容易,我聽廣播說她們一開始是在室外沙地上訓練,后來條件有所改善,你們猜改善成啥樣?她們的訓練場變成了一座大草棚子……” “第一次親眼看女排的比賽啊,唉,真好看、真激烈,女排的同志們真是有勁,為國爭光、為老百姓出氣啊!” 有人問陳谷:“同志,你是在滬都大城市里上班的人,你在現場看過女排的比賽嗎?” 陳谷驕傲的說道:“看過,現在的女排甲級聯賽,我每年至少看個兩三場——不過還是我們主任看的多。” 楊兵樂呵呵的說道:“我第一次到現場看女排比賽是在78年,女排的甲級聯賽,用的是賽會制。我記得78年的時候,全國女排甲級聯賽正好放在你們江南省舉辦……” “是嗎?”老百姓們挺起胸膛,莫名的感覺自豪。 楊兵點頭說:“對,我不會記錯的,是在錢塘城舉行的,我當時正好要去錢塘出差,有了到現場觀戰的機會。” “當時看球的人很多,門票便宜的是五毛一張,貴的是一塊錢一張,當時是夏天,好熱呀,體育館內沒風扇,大家都是邊搖扇子邊給隊員們喊加油……” 他們圍在燈下熱聊,王憶這邊就回聽濤居戴上耳塞睡覺了。 第二天一覺醒來就是上午了。 上工的鈴聲遲遲沒有響起。 他以為自己起早了,探頭出去一看,大迷糊都沒有蹤影了。 今天是禮拜天,不上課。 結果也不上工。 王向紅又給社員們放了一天假,因為昨晚好些人是通宵了——老隊長也通宵了。 他連夜去英烈崖在英烈碑前焚香燒紙,告訴英烈們國家女排的同志們在國際賽場上打贏了曰本對手,而這已經是連續第二次正面打贏曰本對手了…… 今天白天去英烈碑前焚香燒紙的人更多了,都在祈求英烈們的在天之靈,保佑女排姑娘們拿下金牌。 現在中國人太需要世界級的冠軍了,這種級別的一塊金牌不僅代表一個體育冠軍,更代表整個民族在世界競爭中的信心,代表中國可以成為世界第一。 楊兵等人上午跟著船夫們搖櫓出海,又釣魚又撈網子,收獲很好。 等到漁船歸來,王憶過去看了看—— 看到好些虎頭魚! 虎頭魚顏值頗高,既艷麗又可愛,身上長著紅褐相間的花紋,粗略看起來有點像小石斑魚,但不同的是它有個鴨蛋般大小和圓滾滾的魚肚子。 王憶問道:“這是有虎頭魚群落網了?” 虎頭魚是典型的島礁定居魚類,最喜鉆石洞,而且以貝藻等為食。 外島的好些島嶼四周海岸線處潮間帶密集、礁石密布,也有豐富餌料,就給虎頭魚提供了最佳的生存環境,就讓外島近海盛產了虎頭魚。 搖櫓的王東峰嘿嘿笑道:“沒有,這是他們釣的魚。” “對,這些魚都是我們釣,今天運氣很好,這魚是一條接一條的上鉤。”一個叫于欣悅的姑娘很高興很驕傲。 另一艘船上的王東方則給王憶使了個眼色:“我們去了虎頭磯。” 王憶頓時恍然大悟。 水邊突出的巖石或江河當中的石灘被稱為磯,而虎頭磯是海里一處有好些巖石突出的地域,那片虎頭魚特別多。 虎頭魚不值錢,漁家一般不去打撈,但如果有內地朋友來了要釣魚,他們會帶著朋友親戚的去虎頭磯釣魚。 虎頭磯這地方的虎頭魚多,而虎頭魚雖小,卻如其名一般有點虎,吃食十分兇猛,還貪吃! 不論釣客準備什么餌料,小蝦、沙蠶、魚肉、海蟑螂等,它不挑食,你敢下鉤它就敢咬、你敢下鍋它就敢鮮! 虎頭魚好吃,王憶之前吃過覺得滋味很不錯。 但在漁家不是很受歡迎,個頭太小,大的也就一扎長短,肉不算多吃起來挺費勁。 并且虎頭魚是好吃,可要做的好吃也不容易,得用油! 虎頭魚最適合油炸或者說紅燒,漁家沒有那么多的油或者糖、醬料之類的,他們做魚都是清蒸。 不過以后虎頭魚肯定要在生產隊里頻頻露面了,因為現在生產隊有自己的豆腐坊,社員們家家戶戶吃得上豆腐。 虎頭魚燉豆腐是一道經典好菜,虎頭魚魚皮富含膠質,燉豆腐的話不但讓魚肉和豆腐嫩滑,還讓湯汁超級下飯! 今天中午就有虎頭魚燉豆腐這道菜,楊兵和他手下的兵們吃的格外歡欣——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勞動果實最甜美!”他們吃的時候一個勁的點頭。 其他的海貨也都是他們的勞動果實,他們挑起張網收獲的勞動果實。 吃完這頓飯就要準備回程了,貨船在縣里卸完貨又裝上貨今天下午回滬都,他們繼續坐這艘船。 生產隊毫不吝嗇的給他們準備了好些禮物,光是月餅就是一人五斤! 員工們自從來到島嶼就在忙活著喝酒、忙活著跳舞、忙活著討論比賽、忙活著出海,所以他們沒怎么進行全島參觀。 這樣很多人不知道生產隊有月餅工坊,看到他們拿出來這么多月餅,多多少少有些吃驚。 王憶便把隊里開設月餅工坊的事說了說。 聽說社員們家家戶戶都買的上月餅,一個青年便感嘆道:“這比咱們吃商品糧的還要好呢,咱們還得憑票購買月餅。” 楊兵笑道:“憑票能買到月餅已經不錯了,往前數十年,月餅票是按人頭定量分發,一家一張票、一張票買4個月餅,而這已經算是較高的待遇了。” 有年紀大一點的員工點頭說:“是的,當時月餅限時限量供應,十分稀缺,我記得咱們滬都的五個食品廠一起做月餅,都是出爐后直接拉到供銷社、糖酒公司、高檔國營商場,然后被一搶而空。” 他們的話引發了其他人的感慨:“是啊,那時候每到中秋,老字號的國營商場前便會排起長龍,排兩三個鐘頭不稀奇,有時還會空手而歸。” “我就經常空手而回,記得我14歲那年去排隊,隊伍一點一點往前移,就到我了,店家卻收攤了,賣光了,有票子也白搭,你們說氣人不氣人?” “哈哈,我家是七口人都出去排隊,其中我爸爸騎著自行車在這些商場之間轉,看到誰有望排到前面去,他就把票交給誰……” 楊兵說道:“所以現在好了,起碼人人吃上月餅了,買個月餅不用那么費盡心思了,中百一店門口天天就有茶食賣。” “再加上咱們的女排在世界大賽上連連獲取佳績,這說明什么?說明咱們國家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希望!” 他掰了塊月餅塞進嘴里,然后兩眼瞪得比他的臉還要滾圓:“這么好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