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秋渭水想勸說老人們別爭了,結果老人們一看有晚輩勸架直接興奮了,吵的更厲害。 這樣秋渭水無奈了,求助于王憶。 王憶這邊聽完評書看吵架,正覺得人間值得呢,他不勸架,而是起哄: “老爺子你們別爭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們光靠說能爭出個誰厲害嗎?嘴皮子不管事呀。” 嘴皮子不管事什么管事? 拳頭管事! 老頭們都是人精,一下子聽出他在拱火,不過也能聽出他是在開玩笑,便同仇敵愾的懟他。 秋渭水見此大為欣慰,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老李子問道:“水丫頭,這個電力老師是哪里來的?他跟你什么關系?” 秋渭水支支吾吾。 老頭們一看她低頭便知道怎么回事,都很是吃驚,紛紛打量王憶:“你這臭小子是什么來路?什么時候把水丫頭騙到手的?” “水丫頭,你爺爺知道你跟他處對象嗎?” 秋渭水含羞帶怯的說:“我爺爺昨天領我去見他長輩來著。” 一聽這話祝老頭拍大腿:“好家伙,看來咱幾個老不死的蹬腿之前能吃上水丫頭的喜糖了。” 老李子指著王憶說:“可是這個小子心眼不好,他剛才是不是給咱起哄拱火呢?” 秋渭水說道:“沒有,我讓王老師勸你們不要吵,王老師故意激將你們,讓你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看,現在你們不是不爭了嗎?” 王憶詫異的看向秋渭水。 我在你心里竟然這么好嗎? 老李子琢磨著說道:“有這個可能,這小子剛才是故意起哄的——壞了,他心眼多啊,水丫頭會不會受他欺負?” 他們正在這里聊著天,一個穿著藍色工作服、挎著個木頭箱子的年輕人匆匆忙忙走來。 到了門口年輕人便喊道:“祝大爺、姜大爺、李大爺你們都在呢?我聽說你們的廣播匣子壞了?不好意思,今天我有個電力所的同學歇班過去找我討論了一個學習問題,我來晚了。” 他進來看見了秋渭水,秋渭水沖他禮貌的微笑。 小伙子身軀一僵,然后臉紅了。 老李子看到這一幕調侃他說:“小劉,你不是跟你同學討論學習問題,是知道我們院里的水丫頭這幾天不在家所以不來吧?” “現在是聽人家說水丫頭進門了,所以趕緊來看看?” 這年輕人顯然就是廣播站的技術員了。 年輕的技術員臉色紅的跟深秋的柿子一樣:“李大爺你別開我玩笑,我真的學習來著,我同學現在還在我們廣播站呢,不信我領你去看看。” 秋渭水主動幫他解圍說:“就是,李爺爺你別亂開玩笑,小劉同志上進、愛學習,這是好事,咱們應該、我應該向他學習。” 幾個老人詫異的看向秋渭水:“小水你現在還會給人解圍了?” “最近水丫頭的情緒挺好——哦,我知道了。” 老人們紛紛拿手指點王憶。 王憶不動聲色的挺起胸膛:不錯,正是我妙手回春! 小劉感激的看向秋渭水,說道:“大爺們,我去看看你們的匣子……” 祝老頭笑呵呵的說:“不用看了,我們匣子是壞了,但又讓這小伙子修好了。” 他指了指王憶。 小劉跟王憶握手道謝,問道:“是不是地線出問題了?最近天熱地干,地線可能接觸不好。” 王憶說道:“是匣子里一條線路的膠皮老化了。” 小劉一聽說道:“線路老化了?那直接換一個吧。” 老李子擺手說:“不用不用,那樣多浪費?已經讓王老師修好了。” 小劉笑道:“既然有一條線路老化了,說明其他線路也老化了,以后還是容易壞,所以換一臺吧。” “多浪費呀!” “不浪費,不要緊,哈哈,大爺你們不知道,現在我們廣播站里頭有的是你們這種廣播匣子,現在好的都拆掉變成配件進行回收利用,不好的則直接賣給回收站。” “怎么回事?” “就是現在不是流行收音機了嗎?廣播匣子被淘汰了,被時代淘汰了,于是上級部門讓我們開展回收工作,避免浪費。” “啊?廣播匣子被淘汰了?現在都不用廣播匣子了?” “對,特別是年輕人嫌這東西老舊,年輕人結婚都講究三轉一響,條件更好的人家講究的是三轉一響帶咔嚓,廣播匣子沒人要了。” 老人疑惑的問:“三轉一響都知道,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這帶咔嚓是什么?” 小劉比劃著說道:“咔嚓,照相機嘛!” 老人們恍然大悟。 小劉說的精神昂揚,一邊說一邊偷偷瞄秋渭水。 他注意到秋渭水也在聽自己的話,那真是越說越有勁。 王憶注意到了小伙子的小心思。 然后為他感到悲哀。 你的女神即將成為我的新娘了…… 老人們沒注意這點,還在唏噓感嘆: “這就叫時代的潮流,咱島上是哪年通的戲匣子?六零年是不是?” “是六零年,六零年二月,我記得準沒錯,因為剛通了戲匣子咱聽的第一段廣播新聞就是說經過國家調查發現全國少數民族地區除青藏高原外,基本上都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老姜記得很準,是這么回事,還有當時咱們國家自行設計制造的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了……” “一眨眼二十多年了?難怪年輕人看不上這戲匣子了,二十多年嘍,收音機進入千家萬戶了!” 老人們連連發出感慨的聲音。 老李子對王憶三個青年說:“你們現在有收音機了,那時候收音機可太罕見了,戲匣子是我們的收音機、我們的寶貝。” “廣播站給我家掛上戲匣子的時候我娘還在,她沒見過收音機也沒見過這戲匣子,戲匣子突然唱起戲來嚇她一跳,還以為有個女人藏在我家屋頂上,哈哈!” 笑聲很響亮,但并不是興高采烈。 老人們有些難過。 他們曾經視若珍寶的東西,如今要被時代的潮流給拋棄了。 他們自己也被時代拋棄了。 小劉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話竟然引得老人們長吁短嘆、情緒低沉,這樣他頓時手足失措。 秋渭水的情緒容易被身邊人所感染,她也有些傷感起來。 見此王憶趕緊安慰老人們說道:“老爺子們,你們愛聽歌那我給你們唱一首歌,你們仔細聽聽,要是能聽懂它說的是什么,心里就會好受一些。” 他咳嗽一聲清清嗓子,盡量用粗獷的嗓音唱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95版《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他現在唱出來沒什么事:看現在這些老人的樣子,他們應當是看不到《三國演義》的首播了。 即使能看到也沒事,十幾年后老人看電視的時候還能記得今天有人唱了這么一首歌? 所以他放心大膽的唱了出來。 說實話他的嗓音不太行,普普通通,但他在82年這三個月勤于勞作和鍛煉,身體素質大增、肺活量大增,這樣一首歌拉長腔調唱的還不錯。 他一曲唱吧,祝老頭頓時站起來鼓掌,激動的身子搖晃、胡須搖晃、臉色發紅:“好!這是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啊。” 同樣做過教師的姜老頭也激動的站起來鼓掌:“你這個小伙子可真是了不得,太了不得了!《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可不是歌,這是你自己改編的嗎?” 王憶沒說話,秋渭水已經攬住他的胳膊自豪的說道:“我剛才忘記給你們介紹了,王老師不光是詩人,還是一名編曲家!” 姜老頭豎起大拇指贊嘆道:“后生可畏啊,真是后生可畏!” 祝老頭看向老李子說:“你聽懂這首歌了嗎?人家小伙子有才華呀……” “會寫歌當然有才華。”老李子心悅誠服的說道。 姜老頭瞪了他一眼:“你這老頭沒有文化,主席同志怎么叮囑你們的?‘學問很多,大體要稍微摸一下,因為要把革命事業做好,沒有比較完全的知識是不行的’。” “你看你,你是毛委員的戰士,可你聽他的話了嗎?” 老李子不服氣,說道:“我說的不對嗎?會寫歌還不叫有才華?” 姜老頭說道:“人家老祝說小伙子有文化是因為他用這首詞來勸慰咱們,‘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小伙子是說,自古以來多少英雄豪杰?不都有死的那一天嗎?咱老百姓不要妄自菲薄,他們的英雄偉業、他們的精彩人生,都在咱的聊天說地之中!” 姜老頭上來拍拍王憶肩膀贊嘆道:“王老師,你是教語文的嗎?這文化水平很不錯。” 秋渭水繼續驕傲自豪:“王老師什么都教……” “噢,王老師!天涯小學今年復學了,一個王老師領著復學了,就是你?”祝老頭指著王憶問。 王憶點點頭:“對,是我。” 祝老頭跟其他老人說道:“這下子明白了,他和水丫頭是郎才女貌啊!” 其他老人紛紛點頭。 秋渭水想起路上自己想收起傘的時候王憶也這么說過,然后她心里抹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莫非自己和王老師是天生的一對? 小劉這邊也明白了,他深深地看了眼秋渭水,落寞的走進傳達室說:“祝大爺,我給你們換一個新戲匣子吧,這個戲匣子讓我帶回去。” 祝大爺笑道:“不用了,能用先用著,這戲匣子是六零年的老物件,老物件跟我們老家伙正好般配。” 見老人們堅持,小劉只好挎起箱子準備走。 王憶等他走出去后又追上去,說道:“劉同志您等一下,您好,我想打聽一下,你們廣播站現在有很多這種廣播匣子嗎?” 小劉點點頭。 王憶問道:“那這種廣播匣子能不能安裝到我們外島的生產隊去?” 小劉搖頭說:“這個可做不到,因為它需要廣播線,沒有廣播線它一點用都沒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