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蛋清牛奶攪和下油鍋來凝結成乳白色的奶塊,出鍋控油加貽貝肉混炒一下再倒入大碗里進行平整,到時候舀著吃。 貽貝肉可以炸著吃,他打了個雞蛋在面粉里調成雞蛋糊,貽貝放精鹽料酒稍腌制一下放油鍋里炸。 油煙冒起,鍋里掛雞蛋糊的貽貝變成了金黃色,老爺子口味挺重的,他一半放了孜然粉、一半放了點椒鹽。 再就是他大灶里有學生打豬草時候挖到的竹筍,每次雨后多多少少都有竹筍冒出來,這會大灶還有,王憶手里有不少肉醬,他便做了個肉醬筍片炒貽貝。 都是簡單菜,筍片和貽貝下鍋炒,肉醬是唯一的佐料。 他還想再做兩道菜,秋渭水趕緊攔住他:“夠了夠了,我爺爺真的很討厭鋪張浪費,這些菜足夠顯示你手藝了。” 王憶問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展示一下。” 秋渭水說道:“以后給我展示,只給我展示!” 王憶打了個響指。 這話說的他喜歡。 大灶里有食盒,兩人一人裝了一個食盒,拎著去王向紅家里。 此時天色徹底黑下來了,島上越發熱鬧。 外隊來看電影的人紛紛搖櫓而至。 于是打招呼的聲音、鬧騰的聲音,聲聲不絕于耳。 王憶走在路上社員們便招呼他:“王老師,去支書那里?” “今晚看什么電影?” “小秋快點吃飯,待會一起看電影。” 秋渭水笑吟吟的說:“你們看吧,我不太愛看電影。” 聽到這話路上的社員很詫異:“你怎么會不愛看電影?還有人不愛看電影嗎?” 王憶估計秋渭水是害怕人多口雜的環境。 這時候王向紅和葉長安迎面而來,沖他們倆一起揮手:“回去回去,王老師,去你那里吃。” “我家里吃不成,今晚來的人可是多啊,大人小孩的太鬧了……” 路上多有燈盞。 昏黃的燈光照亮了山路。 葉長安贊嘆道:“老王,你們天涯島現在了不得,縣里還有好些街道沒有通路燈哩,你們島上先通上了。” 這下是撓在了王向紅癢處上,島上通電是他最驕傲的事。 他盡量壓制驕傲之情,低調的說:“我找部隊上的老領導給支援了發電機,讓生產隊先進入電氣時代。” 按照王憶叮囑,他沒有對外透露腳踏式發電機的存在。 葉長安看到了王憶和秋渭水手中的食盒,頓時皺起眉頭:“你倆怎么這么不聽話?非要做菜嗎?” 王憶說道:“我今天去撈了淡菜,爺爺你又幫忙收拾淡菜來,所以人家社員無論如何給我送一些上去,這樣我就是做了點淡菜給你嘗嘗。” 聽到這話葉長安的臉色緩和下來,笑道:“做淡菜可以,哈哈,我怕你們像中午頭那女同志一樣殺雞。” “你說我要是吃一頓飯讓你們殺一只雞,那我成什么人了?黃鼠狼?啊?人家外面是不是要叫我黃鼠狼書記?” 秋渭水說道:“那我就是小黃鼠狼了。” 他們說說笑笑到了聽濤居前。 大迷糊正蹲在門口稀里呼嚕的吃餅子,用王憶煮貽貝剩下的紅酒料汁來泡玉米餅,他吃的很高興。 葉長安邀請他一起坐下吃飯,他搖搖頭說:“吃完了,看電影!” 王憶把菜端出來,葉長安一看傻眼了:“不是煮的淡菜嗎?這這這——這還真都是淡菜啊!” 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這時候小老鷹看見秋渭水后搖搖晃晃的跑了過來,昂起頭給她一個兇戾的眼神:投喂! 葉長安借著燈光看向這只小老鷹,突然發出‘咦’的一聲。 他讓擋著燈光的王向紅退開,仔細看小老鷹的羽毛和爪子,然后踏前一步去嚇唬小老鷹。 小老鷹嚇一跳,猛地往后退直接來了個屁股蹲! 它揮舞翅膀趕緊站穩了,一邊后退一邊發出兇狠的咆哮:“嗚嗚……” 葉長安看向王憶問道:“這鷹哪里來的?你這里怎么會有這樣一只鷹?” 王憶把它的來路解釋了出來。 葉長安恍然:“這個事我有印象,你們公社的領導去找我匯報你們生產隊的民兵保護紅樹島的野生禽類工作這件事,你們干得好、保護得對,你們竟然救下了一只虎頭海雕!” 王憶問道:“這是虎頭海雕?!” 虎頭海雕是什么他不知道,不過海雕他知道,一種猛禽。 這么想著他搖搖頭,說:“海雕很厲害的呀,美麗奸合眾國的國鳥就是白頭海雕對吧?” 葉長安說道:“是的,但這確實是虎頭海雕,你看它那金色的大嘴金色的爪子,還有它的叫聲,它的叫聲是所有鳥里最獨特的,像不像老虎的咆哮?” 王向紅疑惑的問道:“老虎就這樣叫?王老師你在東北長大,東北有老虎,它們就這么叫?” 葉長安解釋道:“不是完全一樣,不過比較像,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虎頭海雕!” “我不會記錯的,前兩年首都鳥類學家高教授來咱外島做候鳥調研時候特意提起過這鳥,這鳥可是相當少見的,咱國內尤其少見。” “當時高教授還向我介紹過他的一個推斷,他說咱國內要是有虎頭海雕,那應該就在沿海一帶的候鳥遷徙路線上,我看過他帶的照片,就跟這個差不多,這是虎頭海雕!” 現在的人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王向紅說道:“就算它是也沒啥用,又不能吃又不能干活,來,咱上桌準備吃飯吧。” 虎頭海雕抬頭往桌子上看:吃?吃什么? 他們坐下沒多會,秀芳和王東方端著面盆正在走來。 盆里面是海鮮面。 海鮮面這東西自古以來是好東西,但僅限于內地而言,對于外島這種海鮮無數的地方,海鮮面就不上檔次了。 招待尋常親戚吃一碗海鮮面還行,要是有貴客臨門那再把海鮮面端上來就會讓人感覺不體面。 主要是顯得不熱情,海鮮面做起來最簡單,家里搟個面條放水里煮一煮,出來的時候家里有什么海貨放上點什么就成型了。 不過今天秀芳做的海鮮面可是熱情之作,她用了掛面——對外島人家來說掛面比手搟面還要珍貴。 除了面之外其他的自然是海貨,梭子蟹、對蝦、皮皮蝦、響螺肉、文蛤肉、扇貝肉、海蠣子肉等等,海貨比面多! 葉長安也沒有很在意虎頭海雕,看了個稀奇之后他又看向這一鍋面條笑道: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海鮮面,只有在咱自己人家里才吃的到,在城里的個體戶飯館、國營飯店都吃不到。” 秀芳給他舀了一碗,他看了看又笑:“太豐盛了。” 王向紅說道:“豐盛啥呀?你要是喜歡你留下吃,海貨一年不重樣的吃!” 葉長安說道:“行,等我退休了我就來住,天天吃海鮮面——今晚的酒呢?” 秋渭水不高興的皺皺眉頭。 王憶默默的給兩個老爺子一人上了一杯酒,說:“就喝這些,多了沒有啊。” 葉長安笑道:“好好,喝點熱鬧熱鬧就行。” 喝了口開飯酒,他端起碗喝了口湯,贊嘆道:“別處吃面重點是面,唯獨咱翁洲的海鮮面重點是湯,這面湯鮮啊,得是多少海貨熬出來的湯?這一口美!” 喝了湯他又吃了口面,忍不住發出一聲感嘆:“一吃這海鮮面我就想起頭一次來海福縣的經歷,那時候我身子虛又暈船,一路舟車勞頓從北方過來,上了縣城主島以后又餓又疲憊,當時差點癱在地上。” 秋渭水笑道:“我還記得那天呢,那天很冷,然后朱叔叔看你暈船又暈車,直接在碼頭上喊了一輛驢車把咱拉去了他家里。” 葉長安點點頭:“去了以后你嬸子就給咱下海鮮面吃,說上船餃子下船面,給咱倆一人一大碗海鮮面。” “對,一大碗的海鮮面,就跟今天一樣,滿滿的海貨澆頭,當時還沒吃過這么些海鮮,看見以后驚呆了。”葉長安說道,“我當時還說,怎么能這么奢侈?這話把人兩口子逗笑了,說碼頭上海貨太多了,這都是不值錢的東西。” “當時我喝了一口面湯,又鮮又暖和,一下子舒坦了,渾身上下舒坦,也不頭暈也不惡心了。” 王向紅說道:“那你快嘗嘗咱生產隊的海鮮面,是不是老味道、老感覺?” 葉長安笑道:“就是老味道、老感覺!” “往事如歌啊,一首老歌,往事如酒,一杯老酒,來,咱老頭子為了過往喝一口!” 酒杯相撞,聲音清脆。 王向紅招呼道:“來,嘗嘗王老師的手藝,王老師手藝很好的,一個人把我們社隊企業的攤子給支棱了起來。” 葉長安吃了口紅酒燉貽貝后吃驚的點點頭:“嗯嗯,這廚藝真是不一般,好,好吃!這貽貝味道有點變了,說不上來,這做的相當好!” 王憶立馬把小盆子往他跟前推了推說:“爺爺你愛吃多吃點,以后我做了給你送過去——不行,路上就涼了,海鮮涼了味道不太好,還是你多多來我們生產隊吧,我多多給你做好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