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01.唱起漁歌收貽貝(求來起點讀書)-《我在1982有個家》


    第(2/3)頁

    王憶說道:“行,反正咱有時間,不過咱們還要轉嗎?中午頭太熱了吧?”

    葉長安笑道:“多曬曬陽光、多出點汗有好處,冬病夏治嘛。”

    “你想想人的毛孔呀、穴道呀,秋天冬天時候收縮起來,把一些寒氣濕氣也鎖在身體里,到了夏天熱乎了,毛孔穴道又膨脹打開了,正好把身體里的寒氣濕氣給放出來,對不對?”

    王憶目瞪口呆。

    這就是人體工程學之熱脹冷縮?

    如果是邱大年或者墩子說這話他一定會哈哈大笑并毫不留情的去諷刺他們——算了,墩子不笑話了,那娃可能真是殘疾人。

    葉長安他也不能笑話,還得賠笑:“對對,有道理,原來冬病夏治是這么個原理。”

    “我爺爺學過中醫的。”秋渭水驕傲的說。

    王憶豎起大拇指:“爺爺厲害,v587!”

    葉長安興致勃勃的說:“主席同志曾經說過,‘我看中國有兩樣東西對世界是有貢獻的,一個是中醫中藥,一個是中國菜飯,飲食也是文化’,所以我這沒什么厲害的,只是響應主席同志的號召。”

    “主席同志還說過‘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秋渭水說道。

    葉長安笑了起來:“你呀你,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這話哪是主席說的?是主席引用了孫思邈的話,是《千金要方》里的話。”

    王憶給他倒了一杯涼白開。

    葉長安饒有興趣的問:“上次在療養院我沒來得及跟你聊醫,小秋說你也是個醫生,一直在學習醫學?”

    王憶說道:“對,我一直在學習,因為我們生產隊現在沒有大夫,我就硬充一個赤腳醫生,不過只給大伙看點頭疼腦熱、治個皮外傷,有什么嚴重問題還得去醫院的。”

    葉長安欣然道:“小秋沒有看錯人,你這個同志思想覺悟很高,你這也是響應主席同志的號召。”

    “50年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上主席曾經說,中國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農村,不為農村服務,還叫什么為人民服務?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謂尖端,高、難、深的疾病研究上,對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預防,如何改進,不管,沒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農村,重點在農村。”

    王憶聽的一愣一愣的。

    這么長的主席語錄,全背下了?

    葉長安特意勉勵他:“一直以來主席同志就很掛念農村醫療問題,‘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在他生前每次召開全國衛生會議他都要說這句話,我還收藏著他親筆寫下的這句囑托呢。”

    王憶再度一愣一愣的。

    這什么家庭,有主席墨寶?

    傳家寶啊!

    葉長安又問他:“你現在是怎么學習醫術?”

    二十一世紀醫學是專業性學科,網上查病被醫生視為大忌,而自學醫術的民間人士更被視為邪魔外道。

    但八十年代沒有這問題,從建國開始到九十年代,國家太缺人才了,農村地區尤其缺人才。

    農村的大夫往往是子承父業,就像金偉業的大哥那樣,跟著父親行醫,等父親故去就是他做醫生了。

    另一個就是有文化的人自學醫術來給人民服務,幾十萬赤腳醫生接受過簡單培訓后便背著醫療箱在田頭地里給人看病。

    所以王憶作為大學生自學醫學在葉長安看來是有奉獻精神的一種表現。

    王憶領著他去看了看聽濤居里的諸多醫書,說:“我現在是忙里偷閑進行學習,先學基本藥理,然后中西醫我都學,這本《赤腳醫生手冊》是我的一個學習大綱。”

    葉長安看到諸多醫書大為欣慰,連連點頭:“好,好呀,中西醫一起學是好事,主席同志當年給醫療衛生工作者定下過三大工作方針,你知道是什么哪三大嗎?”

    王憶求助的看向秋渭水。

    秋渭水害羞的低下頭。

    葉長安笑道:“你這個大學生呀,不能光學技術,也要加強思想文化建設!三大工作方針很重要,你得記下來,是‘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和中西醫結合’!”

    “其中這個中西醫結合方針怎么解讀呢?主席給出了指點——要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斗!”

    王憶說道:“我一定奮斗!為了全世界解放事業而奮斗!”

    他沒想到葉長安還研究醫學。

    研究醫學不要緊,偏偏葉長安是老派作風,關于醫學工作的研究是以主席同志的指示為核心。

    更偏偏他沒有研究過主席指示。

    為了避免聊出岔子,他趕緊冒著滾熱的太陽領兩人在島上轉了起來。

    一圈轉完島上的社員們也醒過來了,過了一會大隊委的下午上工廣播響了起來:

    “為滿足逐步富裕起來的農民建房需求,浦北的張黃公社成立了農房建設承包公司,給建房農民設計、施工并提供建材,受到廣大社員的歡迎。”

    “現在已經建成6套農房,社員搬進新居后普遍反映,承包公司承建的農房省工省料,價錢便宜,質量可靠,美觀實用……”

    聽到廣播聲響起,王憶就知道王向紅已經上班了,于是他領著兩人去了大隊委。

    王向紅果然在辦公室里,他正叼著煙袋桿仔細的聽廣播。

    看見王憶進來他點點頭:“王老師你來的正好,廣播里在說建房的事,咱隊里也要給你——呀,葉領導!”

    葉長安和秋渭水走進來,王向紅吃驚的站起身,嘴里的煙袋桿都掉了。

    王憶說道:“領導中午頭過來的,在四組的黃小花家里吃了個飯。”

    “是要做計生工作調研?”王向紅尷尬的問。

    現在社會上之所以說天涯島是大落后,并非是說他們經濟落后,而是說他們在計生工作上很落后。

    像黃小花家里五個孩子這種情況在外隊已經絕無僅有了,像大膽家里三個孩子的也很少見了。

    葉長安笑著跟他握手,說道:“王支書,幾個月沒見了,今天咱又見面了。我今天是來調研的,不過不是給政府調研。”

    他對王憶和秋渭水甩了甩頭,示意兩人出去:“我跟王支書聊幾句工作上的事,你們年輕人出去忙你們的——特別是王老師,我看學生來上課,你趕緊去忙吧。”

    王憶領著秋渭水外出。

    他低聲問:“爺爺今天是不是來生產隊打聽我這個人怎么樣的?”

    秋渭水也低聲說:“不管你怎么樣,我都、那啥。”

    “哪啥?”王憶疑惑的問。

    秋渭水有些羞赧的揮推了他一把:“你不是個好東西!”

    姑娘很少撒嬌。

    她這一撒嬌王憶真是骨頭軟了肉硬了。

    這一刻他相信了西方哲學家夏基爾碩的一句名言,世上最強大的武器有兩樣,一是勇士手里的劍,二是淑女口中的撒嬌。

    來上勞動課的學生看見秋渭水后高興不已,圍著她歡呼雀躍:“小秋阿姨你來了。”

    “小秋阿姨兒童節怎么不來呀?我們吃好吃的了,你來就能一起吃了。”

    “我還有爆米花,小秋老師我請你吃爆米花。”豬蹄從書包里仔細的掏出個塑料袋。

    秋渭水一手拿了幾顆一手摸他的頭,笑道:“今天下午你不要上勞動課了,王老師說過你一直沒有上學,課程落下比較多,小秋老師下去給你補課。”

    豬蹄高興點頭:“好,我去借書本。”

    秋渭水拉住他:“我給你拿了一套課本,數學和語文都有,走,跟老師去拿課本。”

    這樣秋渭水去給豬蹄輔佐功課,王憶就無聊了。

    下午他送銷售隊出發去縣里做生意,然后劉紅梅拉住了他問道:“王老師你沒事干是不是?”

    王憶說道:“誰跟你說的?”

    劉紅梅笑道:“你忙活的時候才不會來送咱銷售員去縣里呢,今天小秋和她爺爺不是來了嗎?你怎么會沒事干?”

    王憶說:“小秋的爺爺去找咱支書了,小秋要給豬蹄輔佐功課,學生的勞動課是孫老師帶著,所以我確實沒什么事,準備回去看醫書。”

    劉紅梅給他出主意:“別回去用功了,我領你去撈淡菜吧。”

    淡菜不是菜,是貝類,學名貽貝,也叫海虹。

    王憶說道:“人爺倆都在咱島上呢,我自己出海去上工?”

    劉紅梅說道:“養淡菜的礁石隔著咱島上很近,出去個把小時就能拖好些淡菜回來。”

    “剛出海的淡菜鮮美甘甜,晚上小秋和她爺爺不能走吧?到時候給他們煮個剛出水的淡菜,還是你去撈的,好歹能露個臉。”

    六月七月天氣炎熱,確實是貽貝的捕撈季。

    王憶問:“你剛才說養淡菜的礁石隔著咱島上很近,我不是聽說咱生產隊沒有海上養殖場嗎?這怎么還養了淡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禹州市| 昆明市| 民勤县| 阳新县| 喀喇沁旗| 辛集市| 雷波县| 方山县| 新兴县| 加查县| 和林格尔县| 普格县| 牟定县| 崇文区| 华容县| 天水市| 龙川县| 囊谦县| 潼关县| 旬阳县| 疏附县| 宣汉县| 石门县| 霞浦县| 微山县| 金川县| 潮安县| 闻喜县| 普定县| 衡南县| 武城县| 河津市| 西林县| 启东市| 成安县| 阿坝县| 阿巴嘎旗| 民权县| 鄂托克前旗|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