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憶不太想在22年買雞苗。 22年的雞苗倒是泛濫的很。 可什么事都通過‘我同學’旳話,次數(shù)多了容易翻車。 既然82年已經(jīng)有白羽雞了,那何必還要從22年往這邊帶?反正四十年來白羽雞的品種并沒有改良,在這個社會上買就是了。 不過要是通過供銷公司買不到雞苗的話,那他只能利用‘同學’的人脈了。 他讓王向紅再托關(guān)系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買到白羽雞苗。 王向紅答應(yīng)下來,又說:“白羽雞苗不好買,但電影帶子倒是挺好借的,我托了文化館的一個同志,幫咱借到了兩部帶子,以后還可以再去找他借。” 王憶笑道:“這可好,咱只要有電影帶那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吸引外隊社員來咱這里,又能收柴油又能賣商品。” 王向紅點點頭,皺著眉頭叼著煙袋桿走了。 他一邊沉思一邊走,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對了,王老師你不是要去社員家里抓雞嗎?” 抓雞就是買雞。 當?shù)厣婕暗角蓊惗颊f‘抓’,另外還有個土稱呼叫‘撿’,把生孩子叫‘撿孩子’,把貓狗生崽也都叫做‘撿崽’。 王憶說道:“抓雞的事不著急,等我跟人城里食品廠合計合計價錢,再看看他們啥時候需要。” “他們只是之前向我咨詢了一下能不能從咱生產(chǎn)隊抓雞出售,我們還沒有談妥。” 王向紅再次點點頭,再次皺著眉頭叼著煙袋桿走人。 他這邊著急問,學生也著急問:“王老師什么時候給我們一人養(yǎng)一只雞呀?我今天上勞動課抓了好些螞蚱等著喂雞呢。” 王憶說道:“這事得等支書打聽一下哪里有賣白羽肉雞的,等買了雞苗回來就給你們一人一只養(yǎng)著。” “那這些螞蚱怎么辦?”學生們還挺愁的。 王憶說道:“拿回家喂自己家里的雞呀,你們家里的雞肯定也想吃螞蚱。” 結(jié)果學生們紛紛搖頭:“不給,留著給自己養(yǎng)的雞吃,家里的雞吃了螞蚱長了肉也不給我吃。” “對,下了雞蛋也不給吃,前天我弟弟饞了要吃雞蛋,讓我媽用掃帚疙瘩抽了他屁股蛋,還問他‘吃飽了沒有’。” 王憶聽的笑。 家里日子不好過,孩子們一個個也機靈的很。 不光是學生,整個生產(chǎn)隊的人都把養(yǎng)雞的事放在心上了。 這隔著兩三天沒有消息,到了四號上午放學、下工,王祥高先來問怎么回事:“王老師你不是去抓雞嗎?怎么一直沒抓?” 王憶說道:“現(xiàn)在還沒有雞苗補充,所以就沒去抓雞,先讓你家的雞多下幾個雞蛋吧。” 王祥高笑道:“行,我是怕你覺得咱隊里人靠雞屁股換油鹽醬醋,舍不得把雞叫你抓走。” 王憶正要收拾教案離開,招弟和來弟姐妹又來找他。 還是雞的事! 原來是她們母親讓姐妹們問問王憶怎么還沒有去抓雞…… 王憶采購海養(yǎng)雞算是第一次讓社員們幫忙,結(jié)果社員們太上心了,他這邊不上門社員們泛起了嘀咕。 沒辦法,王憶只好自己走一趟。 他跟著姐弟幾個回家,進門后看到個老太太坐在雞窩門口正在摸索什么。 這就是隊長的母親、姐弟們的奶奶,老太太當年染了病毒癱瘓但不是完全癱瘓,她是雙腿沒用了,但還能坐起來干點活。 平日里老太太會在家里補補網(wǎng)、洗洗衣裳刷刷鞋子,沒法上工賺工分,只能給家里干點活。 這種情況下摸雞蛋的事自然就是她負責了。 聽見腳步聲老太太回頭看。 她的打扮和舊時代的老年婦女很像,花白枯燥的頭發(fā)隨意挽了個發(fā)髻,穿著對襟開的藍色土布老褂子,扣子還是布質(zhì)的盤扣,自然上面少不了補丁。 看見王憶她露出個害羞的笑容,說道:“王老師來了呀?你看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就不出來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摁在板凳上,左右手各摁著個小板凳這樣靠雙臂力氣支撐起身軀往前挪。 挪一步就把小板凳往前提一下,如此交換著板凳往前挪。 王憶沒法上去幫忙,他總不能去把老人抱起來吧? 于是他只能讓老人別著急:“嬸子你不用回去,你看你說什么話?我又不是小鬼子,怎么還我來了你就不出來了?” 老太太笑道:“你是小鬼子我還不怕了,我這樣的老婆子他們又糟蹋不了?可你這不是老師嗎?我出來凈丟臉了。” 王憶說:“可別這么說,你忙你的,我嫂子在家里忙活?” 黃小花從廚房探出頭來:“在家里,王老師你隨便進來,那啥,今天中午別走了,莪給你用雞蛋炒個香椿葉吃。” 好娃一聽很高興,拍著手說:“哦哦,有雞蛋炒香椿吃。” 來弟拍了他一下,兇巴巴的說:“你高興什么?是給王老師吃的。” 好娃抬著臉看看她說:“好,那王老師吃雞蛋我吃香椿,炒香椿比腌香椿好吃。” 孩子奶奶聽了笑:“哎呀,好娃長大了,懂事了,這次不叫他吃炒雞蛋他不哭了!” 好娃說:“給王老師吃,我就不哭,王老師那天給我吃了好多好吃的,有油條、有紅燒肉、有香噴噴的油米飯還有油蘑菇,還有一碗大骨頭湯!” 他又去問王憶:“王老師,啥時候還怪兒童節(jié)?下個月能不能過?” 王憶笑道:“一年就一次兒童節(jié)!” 好娃很失望,這次想哭了。 王憶說:“不過下個月有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老師領(lǐng)著你們包粽子,到時候給好娃吃蜜棗粽子好不好?” “蜜棗老師已經(jīng)買好了,到時候好娃自己包個大粽子,里面塞上蜜棗帶回來給你娘吃、給你爺爺奶奶吃,可甜可香了。” 好娃高興的鼓掌喊:“好啊!” 他幾個姐姐也高興的鼓掌:“自己包粽子?這可太好了。” 他們的奶奶笑的臉上皺紋都伸展開了,說:“哎呀,王老師,娃娃跟著你沾大光了,我們也跟著你沾大光了。” 黃小花出來潑水,說:“可不是怎么著?你看看幾個孩子現(xiàn)在的臉色,紅潤紅潤的,這兩個月臉圓了不少呢。” 她對王憶說:“我以前頂不愿意領(lǐng)娃娃回娘家,回去就挨白眼,回去就聽人說閑話。” “現(xiàn)在好了,現(xiàn)在領(lǐng)著娃回去我那幾個嫂子弟媳婦的一個勁拉著我打聽咱生產(chǎn)隊的消息。” “娃娃穿的衣服鞋子把她們饞的呀,她們還去問她們那里的學校能不能發(fā)校服,結(jié)果學校說,發(fā)個屁!” 說著她哈哈笑了起來,又趕緊拿了個馬扎給王憶:“王老師坐坐,我把飯燒上了,家里就一個鍋,等飯出鍋了咱再炒菜吧。” 王憶說:“行,我去幫嬸子摸雞蛋。” 老太太動彈起來很費勁。 她剛才便是在摸雞蛋,雞窩門口摞著三塊方磚,家里五只雞有兩只此時被堵在了窩里。 老太太給王憶解釋:“早上我來摸雞窩,這兩個雞要下蛋了,就沒讓它們出去找食,要不然指不定把雞蛋藏哪個草窩子里。” 說話之間她小心翼翼的把磚頭一塊一塊拿出來放下,左手扶著雞窩頂檐、右手伸進熱烘烘的雞窩摸了摸。 一摸一個空,老太太挺郁悶:“怎么回事?一上午了怎么也沒下蛋?這蛋還在屁股里?” 她抓出一只雞來順勢往雞窩門口一靠,用身子擋住了雞窩門口,剩下的那只母雞想往外鉆,一下子撞在她身上摔了回去。 老太太麻利的抓住手里雞的兩個翅膀跟收在一起,手腕一轉(zhuǎn)雞頭朝下、雞屁股撅起來。 王憶第一次知道,原來活雞的屁股是紅色的…… 這樣老太太用另一只手摸了摸雞屁股,嘟囔道:“嗯,雞蛋沒出來,怎么個事?一上午了沒下蛋,光吃不下蛋,養(yǎng)你干什么?” “來弟,去把雞籠子拿過來,把它關(guān)籠子里,讓它出來曬曬日頭,曬熱乎屁股雞蛋自己就鉆出來了。” 來弟拿來個竹篾編的籠子,里面有干燥的海草,老太太把雞扔進去,這雞立馬在里面蹲下了。 老太太又把另一只雞抓出來,同樣的動作來一遍,左手右手一遍快動作,一摸愣住了:“不對呀,早上明明屁股里頭硬邦邦,這是有雞蛋的,怎么雞蛋沒了?” 招弟立馬伸手進窩里摸了摸,老母雞便‘果果’的叫了起來。 “它剛剛下蛋了?”老太太高興的問。 果然,招弟拿出來一個紅皮雞蛋。 老太太把這只母雞扔出去,母雞扇動翅膀飛出去老遠才落下,然后沖出門去找吃的了。 王憶看到這老母雞矯健的英姿大為贊嘆:“咱漁家的雞吃的好跑的多,這家伙就是有活力。” 老太太問道:“誰家的雞不是這樣?” 王憶給她介紹道:“城里養(yǎng)肉食雞就不是這樣,那些肉食雞一孵化了就送進工廠,一輩子在雞籠子里鎖著。” “雞籠子很小,它們從出生到死亡,可能只有剛孵化時候有機會走一走,然后再也走不成。” “那它們怎么吃呢?”好娃問道,“它們得找食吃呀,你看我家的雞,去墻根草堆里找蟲吃,圍著海邊找海貨吃、找海草吃,找著什么吃什么。” 王憶說道:“它們不用自己找吃的,有人喂它們吃的,工廠會生產(chǎn)雞飼料,統(tǒng)一喂給它們。” 好娃歪頭露出疑惑的表情:“它們不用去找吃的?那它們就在窩里等著,飯送到面前?” 王憶說道:“對,可以這么理解。” 好娃的疑惑頓時改為羨慕,他說道:“這樣也太好了吧?這是過的共產(chǎn)主義生活嗎?它們不用動彈就有吃的,天天躺著睡覺就能吃吃喝喝,這樣太帶勁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