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徐橫說道:“當然不一樣多,娘的,漏勺精得很,特意多包了幾個餡兒多的。” “你看這包子上面的鼻子,順時針轉的是普通的,逆時針轉的是餡兒多的——不用看了,你的也是餡兒多的。” “哼哼,他以為自己小謀劃天衣無縫,其實早都被我看穿了,所以剛才一開鍋我就把餡兒多的包子都拿出來了。” 孫征南很佩服:“是大炮你的作風!” 王憶贊嘆。 這個b真是粗中有細。 漏勺聽見后跑出來,叫道:“我說這餡兒多的包子怎么不見了,娘的,原來讓你給拿走了,那是我給王老師、壽星爺特意包的!” “不信你問大迷糊,我跟他說了有幾個是我特意包的,所以開鍋以后讓他別下手,我先挑,挑出來的剩下了咱們再吃!” 大迷糊拿著大包子坐在聽濤居門口吃的開心,一個大包子他一口下去就沒了半個! 漏勺問他,他想了想點點頭:“是有這么回事。” 王憶看向手里的包子又看向徐橫。 徐橫愣住了,他看看王憶又看看手里的包子,三兩口吃掉唱著歌搖搖晃晃的進了大灶: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胸前紅花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他們正在吃著飯黃小花挎著個籃子過來了:“王老師吃上了呀?我今天告假回娘家一趟,娘家自己種的大蒜出來了,今年的鮮蒜,甘甜一點不辣,可好吃了,給你送點來嘗嘗。” 王憶說道:“正好,嫂子,灶上今晚包了包子,你捎幾個回去吃。” 這婦女掐著飯點過來送東西,打的是什么譜他自然一清二楚。 但他不反感。 還是那句話,都是讓窮和饑餓給逼的。 黃小花賠笑道:“我不要,家里做好飯了,就是怕你吃飯早先趕緊給你送大蒜過來……” 王憶接過籃子往里裝包子,說道:“嫂子咱之間不用客氣,那啥,現在我這里人口也多,不給你多裝了,你家里一人一個。我再給小爺裝三個,你給小爺送過去哈。” 黃小花說:“好,我正好順路。你說說、你說說,自從你回來,我家是跟著你脫貧致富了。” 王憶笑道:“這算什么?等著看吧,過幾天咱全隊一起奔小康!” 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送來的大蒜確實新鮮,紫皮蒜頭,這是好蒜。 孫征南看到有鮮蒜立馬開干。 王憶問道:“吃韭菜包子也吃蒜頭啊?” 旁邊的徐橫也去吃,說道:“好吃啊,你試試。” 王憶咬了口包子咬了口蒜頭。 鮮蒜頭確實不太辣,汁水多很新鮮,而且有股獨特的味道,說不上什么味道,算是初夏的味道吧。 韭菜包子雞蛋多油水足,一口下去鮮美噴香,綠油油的油水一個勁的淌,蓬松的面皮帶甜味,五個人是吃了一個接一個。 都停不下來。 王憶說:“既然喜歡吃包子,明天包槐花包子,吃過沒有?槐花包子也好吃。” 一聽這話徐橫高興壞了,他對孫征南說道:“你說我有沒有必要再回高中念完它,然后回來正經的當個教員?” 孫征南說道:“帶我也念一個,我也想正經的當教員。” 王憶哈哈笑。 這就心動了?別著急,對于學校教員福利而言,大的要來了! 吃過飯他借口去溜達,然后回到22年。 王憶打車去公司,放映機已經取回來了,另外采購的塑封機也到了,有些東西可以拆開包裝轉移進塑料袋用塑封機給封起來再帶去82年了。 邱大年和墩子把機器組裝起來了,兩個跟車輪一樣的放映輪,中間是主機,通電之后燈光亮起,投影在了墻壁上。 機器是舊貨,但保存的不錯,原裝機頭皮箱帶原裝音響,只是沒有幕布,其他的插電都能用。 另外送了兩盤試放映的帶子,一部是《少林寺》一部是《牧馬人》,全是82年熱映的片子。 看著這兩部片子王憶頓時緊張了,他問道:“這哪里來的帶子?” 怎么都是82年的?! 邱大年說道:“我選的,賣機器的是金陵的,還賣錄像帶,我跟他砍價砍下來兩部帶子,他讓我自己選,我就選了這兩部,怎么了老板,不好嗎?” 王憶問道:“你為什么選這兩部?” 邱大年解釋道:“他那里都是老片子,《少林寺》是最經典的,然后《牧馬人》這兩年不是在網上挺火嗎?就是朱時茂那個‘老許你要老婆不要’,所以我就選了這兩部,不好?” 聽了他的理由王憶松了口氣。 不是哪里露餡了! 他夸贊道:“不不不,很好、很好,年總你辦事很有章法啊,你也就是學歷差點,其實你能力真是不錯,要是有個斯坦福哈佛的學歷,你去給東子王首富他們幾位大佬當助理都沒問題。” 邱大年笑道:“老板你這話說的,太會說話了,一下子說到我心里了,我要是有你這嘴皮子那不把小姑娘們哄得團團轉?那我不早腎虧了?” “你不是早腎虧了嗎?”王憶問道。 墩子則問:“年總你要哈佛學歷不?我能給你辦出證來,我大舅的師傅在哈佛那嘎達關系挺硬。” 王憶和邱大年震驚了。 他們都知道,墩子從不吹牛! 邱大年尤其震驚,以至于都沒去反駁王憶的話,他問道:“墩子,你大舅我記得不是看破紅塵出家了嗎?” 墩子說:“對啊,所以他師傅在哈佛。” “啥意思?” “就是他師傅是哈佛的,哈爾濱佛學院么?” 王憶把機器收拾起來說:“我走,我的學識和情商不允許我和墩子在一個屋里!” 馬上是周末了,他跟周世雄聯系了一下。 周世雄說約好的時間是星期天上午,因為大亨坐火車來滬都,今天已經到了,但明天要歇歇。 王憶覺得星期天上午去談價錢也行,明天他再回來一趟,跟袁輝一起前往滬都。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然而就在下半夜有人來找他了,是王東義跑來找他。 王東義這漢子沉默寡言,叫起他后用很正式的態度說:“報告,王老師,劉大彪去紅樹島了!” 天涯島最近一直用協助軍警執法的名義在紅樹島埋伏,只要有人來打鳥、捕鳥他們便帶上照相機模型出去嚇唬人。 這年頭的人性子野可見識少,被島上的民兵三嚇唬兩詐唬就怕了,要么不敢再去抓鳥,要么就得把抓的鳥交給民兵進行沒收。 這事天涯島還真不是師出無名——王向紅跟縣里和公社都反映了紅樹島的情況,提出要安排民兵去執行省里的規章制度,縣里和公社許可了。 不過現在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縣里和公社沒當回事,王向紅遞了個申請書,他們便隨手批了。 于是最近幾天民兵天天乘船出海,白天晚上都去埋伏,不用動手、不用違反規定就有鳥肉吃,多舒服! 王憶暗地里給他們一個任務,那就是一旦發現劉大彪去紅樹島不要管,要回來通知他。 最早的時候他是準備放長線釣大魚,看看劉大彪到底要捕捉什么鳥。 但現在他的目的變了。 劉大彪在島上埋了尸體,現在天涯島民兵隊接管紅樹島的消息傳出,王憶認為他一定會心里不安,很可能會找到一個無人時機去島上查看情況。 前幾天劉大彪一直沒有動作,今晚動作終于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