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問鼎十國》


    第(1/3)頁

    耶律敵烈對于此次中原之行還是很期待的,在云中的時候,給洗腦的不只是他麾下的那些將官百姓,連他自己都對中原有著一定的向往,想要親眼看一看,中原是不是真的如說的那樣。

    為了減少南投的壓力,耶律敵烈這一次將麾下核心將官都一起帶上了。

    他也不怕因和談不攏,給羅幼度一鍋端了。

    耶律敵烈的兒子耶律哇哥現在還不過五歲,就云九州這種狀態,哪怕自己留下后手,死在汴京,也掀不起風浪。

    畢竟冬季還未過去,誰也不敢保證漠北契丹與蒙古還會不會去而復返。

    現在楊業率領的靜塞軍,府谷折家、麟州楊家的兵馬都在北方駐扎,還有一部分支援過半的步卒兵士,雖未選擇進兵,卻也并沒有撤退,而是在代州附近原地整備,隨時隨地都能出雁門關。

    耶律罨撒葛、兀氏乞兒此次南下,給了中原足夠的理由出兵云九州。

    就這情況,耶律敵烈完全不知自己留個后手有什么意義。

    都這樣了,左右都是一鍋端,索性大度一點。

    他們一行人南下,過了雁門關,進入山西北部的山澗。

    耶律敵烈高居馬上,看著眼前湍急的溪流,左右巍峨的高山,心神莫名有些恍忽,說道:“李長史,此為何處,如此險峻?”

    耶律敵烈此番南下,負責一路陪同解說的正是太原府長史李穆。

    李穆答道:“此乃白馬嶺,乃入太原之要道。”

    耶律敵烈點頭附和,說道:“此地險要,確實難纏。”

    他也不知為何,自己對這白馬嶺情有獨鐘。

    即便遠離了,也忍不住回頭望一眼。

    耶律敵烈第一站到了太原,看著巍峨的太原城,驚嘆的失了神。

    沒有給焚毀的太原,六城相連,屹立于山澗之上,以石橋相連,是古建筑的一大奇觀,智慧的結晶。

    盧多遜看著面前這移動的功勞簿,熱情設宴款待。

    盧多遜與耶律敵烈之前并沒有會面,但作為負責與云九州往來的橋頭堡。

    兩人神交已久。

    耶律敵烈對中原越發依賴,與盧多遜明里暗里的操作是分不開的。

    當然耶律敵烈只是知道盧多遜這位太原府的知府給了他極大的幫助與便利。

    此番南下所攜帶的禮物中,就有一份是特別給盧多遜準備的。

    耶律敵烈特別客氣:“北方天寒,在下特地準備了貂皮大襖贈予先生,還望先生收下。”

    盧多遜伸手接過,不住道謝。

    李穆見笑盈盈的盧多遜,心底好笑:這真是給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耶律敵烈離開了太原,繼續南下。

    李穆在沿途的安排很體貼,他知草原人不習慣坐船,并沒有走更近的水路,而是從風陵渡口乘大船南下到孟津港,先到洛陽暫歇,然后才從陸路前往汴京。

    在準備登船的時候,耶律敵烈忽然發現有一行書生人對著他指指點點。

    耶律敵烈看了幾眼。

    對面見狀,紛紛作揖行禮,好奇對著李穆說道:“李長史,他們是誰?”

    李穆向他指的地方望去,見是一群不認識的書生,搖了搖頭道:“不認識!”

    他大步走了上去。

    耶律敵烈只見李穆與他們細細說了兩句,便領著他們來了。

    書生們共有六人,他們來到近處,一起向耶律敵烈行禮。

    為首一人叫蕭云說道:“大王攜云九州歸附,此高義如海,我等末學之輩,深感敬重,故而行禮而拜。”

    李穆解釋道:“他們是參加春闈的士人,正相聚前往汴京。”

    耶律敵烈訝然道:“你們如何得知這一切的?”

    蕭云道:“我等是從《山西日報》中得知的。”

    耶律敵烈來了興趣,說道:“可否借我一觀?”

    蕭云道:“便是贈予大王亦無妨,這是在下自己抄錄的,不如出版的工整,還望見諒。”

    山西日報自然是朝廷報紙的衍生之物。

    五代期間,相比中原混戰不休,江南、吳越、巴蜀少有戰事,以至于文風鼎盛。

    杭州、金陵、成都號稱三大印刷業中心。

    中原整合了三地的印刷技術,造紙技術,令得印刷造紙更加便利節約。

    報紙也因此推廣于朝廷的各地州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皮山县| 来宾市| 永川市| 深泽县| 信丰县| 梅州市| 本溪| 商城县| 旬阳县| 成安县| 林口县| 北安市| 阿城市| 衢州市| 德清县| 庆安县| 原阳县| 闽清县| 浦城县| 浙江省| 宁武县| 略阳县| 宣汉县| 临朐县| 木兰县| 牟定县| 金溪县| 石家庄市| 高清| 云南省| 汶上县| 巨鹿县| 灵台县| 莎车县| 台州市| 忻城县| 华池县| 漳州市| 雷州市|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