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問鼎十國》


    第(2/3)頁

    這報紙除了花錢購買以外,還允許士人學子往各地的進奏院抄錄,給真正貧困學子了解天下大勢的機會。

    耶律敵烈從蕭云手上接過《山西日報》,與蕭云一行人道謝之后,便上船去了。

    李穆給他們準備的渡船很是平穩(wěn),耶律敵烈并未感受到劇烈的搖晃,找了個地方看著手上的《山西日報》。

    他并沒有刻意挑選自己的那一部分,而是一點點的細看。

    這第一篇文章居然是盧多遜寫的政策總結,這文章寫的是白話文,簡單易懂,他看得很是舒服。

    主要介紹了今年山西的小旱情況,也寫明了旱情因為朝廷治河,建造水車的緣故,并未受到大的影響,并沒有造成小旱成大患的情況。

    肯定了各地官員的工作,提出了修壩建堤清淤的任務。

    這種工作總結,在后世那是再常見不過了。

    只要是個官,隨口就能來幾句。

    可在古代真不多見,因此耶律敵烈見狀是嘆為觀止,心道:“此事傳開,百姓們還不賣力響應朝廷的號召?”

    這設身處地一想,耶律敵烈頓覺自己就跟蠢豬一樣。

    契丹人深受漢化影響,中原百姓有義務勞役。

    契丹同樣也有,契丹百姓分為牧民與農民。

    牧民需要承擔修橋、筑路、治河、搬運官物等工作,而農民則負責驛遞、馬牛、旗鼓、倉司、運輸、保管官物等任務。

    別想著到了古代安安心心地就能生活,身為公民百姓,有義務免費為國家出力。

    這義務勞動,顯然存在著被迫的情況,百姓極為抗拒。

    中原通過報紙的方式,將目的意義說給百姓聽,對于徭役自然大有好處。

    耶律敵烈暗自感慨,要是自己有一半這能力,云中的道路何至于幾年未修整好?

    他繼續(xù)看下去,第二頁居然是一封表彰的文章。

    表彰一位叫蒲德的燒煤工人。

    中國古代對煤炭的開發(fā),領先于世界。

    東漢班固的著作《白虎通·封禪》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從漢代以來,煤炭從最初的用作取暖燒火做飯的燃料以外,甚至還開始向冶煉方向發(fā)展,從冶煉農具到冶煉兵器,都可以看見煤炭的身影。

    《諸界第一因》

    山西產煤亦產銅鐵。

    羅幼度在攻取北漢以后,任命擅于冶煉的繼颙和尚負責治銅鐵。

    新朝建立,需要大量的銅來制作錢幣,也需要大量的鐵來鍛造兵器、鎧甲。

    這龐大的鑄幣、煉鐵需求,衍生了許多這方面的好手。

    其中負責燒煤的蒲德就有了意外發(fā)現,他在燒煤的時候發(fā)現一些煤渣。

    這些煤渣居然比生煤熱量更高。

    經過研究,蒲德研究出了從生煤提煉焦炭的技術,提高了煤炭的功效。

    原本一個時辰才能融化的生鐵,用焦炭只要半個時辰。

    而且以焦炭煉制出來銅鐵質地更好,效率更佳,產量與質量并存。

    《山西日報》末尾還表明,要向中原朝廷上表蒲德的功績。

    耶律敵烈看得心癢難耐,《山西日報》并沒有細說焦炭怎么來的,只是一個勁的表功。

    好歹也當過幾年的云九州的老大,自然明白冶煉效率、效果的提升,對于一個國家是何等重要。

    耶律敵烈不止一次對楊業(yè)麾下靜塞軍,那一身鐵甲的垂涎。

    轉念一想,耶律敵烈心頭一樂,這《山西日報》都記錄了自己的事情,地方書生都贊美自己,想來此行無礙。

    自己是哥舒翰,表現好一點,保不準也能得到一支鐵甲騎兵呢。

    耶律敵烈繼續(xù)看下去,下面一頁寫得正是他的事跡。

    一看署名又是盧多遜,一拍腦袋,悔不當初。

    禮物還是送輕了呀。

    應該將自己的那件熊皮大襖送給他。

    耶律敵烈?guī)е鴰追朱耐驴矗ㄆ际且缑乐o。

    相比趙普寫文章,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盧多遜那是名副其實的進士,博涉經史,文辭敏捷,即便是白話文也寫得流暢優(yōu)美。

    耶律敵烈都給夸得有些臉紅,不好意思的又看了幾遍,然后戀戀不舍的看余下的文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盐山县| 崇信县| 镇坪县| 桐柏县| 昌吉市| 当涂县| 三原县| 贞丰县| 如东县| 皋兰县| 通河县| 河源市| 城市| 大庆市| 临澧县| 灵武市| 社会| 平湖市| 沙坪坝区| 白沙| 北辰区| 朔州市| 鸡东县| 延边| 石柱| 宜城市| 宜章县| 丹江口市| 韶山市| 德格县| 思南县| 甘孜县| 南康市| 连云港市| 浦城县| 彩票| 连平县| 灌云县| 洛扎县|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