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躊躇-《重生后太子妃咸魚了》
第(1/3)頁
邵蕓一向天馬行空,在她自己看來是奇思妙想,卻總被她阿娘罵胡鬧和不著調,阿耶唯娘子馬首是瞻,阿兄是根愣頭愣腦的木頭,以前除了小丸表妹幾乎沒人給她捧場。
眼下聽太子這么說,邵蕓頓生知己之感:“不愧是太子殿下,有見地。”
說罷起身回房,抱了個盒子來,打開蓋子,拿出兩撮黑毛擺在唇上:“你們瞧,我連胡子都準備好了。”
邵氏氣得直冒煙,便要尋笤帚。
其他人都笑得前仰后合,邵安也咧著嘴,眼角余光瞥見夫人怒容,趕緊收了笑,拉下臉,清了清嗓子:“大娘,莫要胡鬧。”
沈宜秋好奇道:“這是用什么做的?”
邵蕓道:“是黑羊毛,我做了好幾副吶。”
尉遲越和沈宜秋借來端詳,原來是將黑羊毛用膠貼在紗轂上,十分逼真。
太子拿出一副又大又蜷曲的,放在沈宜秋臉上比劃了一下:“如何?”眾人見她眉清目秀,卻滿面虬髯,盡皆笑起來,連邵夫人都忍俊不禁。
邵蕓道:“小丸生得太秀氣,便是作男子打扮也該是面白無須、粉雕玉琢一般的小郎君。”
眾人笑鬧了一會兒,尉遲越和邵安便移步書齋商議政事。
邵安此去洛陽是為了檢視含嘉倉,以及關東至關中之間的漕米轉運情況。
兩人談了一會兒,邵安嘆了一口氣:“殿下,仆說句實話,縱然解決了三門峽一段的漕運問題,也是治標不治本,江南糧米運至京師所費不菲,能救一時之急,終非長治久安之計。”
尉遲越默然片刻,點點頭:“舅父所言甚是。”
邵安道:“立國之初,租庸調制大行,造帳、造籍、授田,再以田產多寡來征租,可謂輕徭薄賦、為民制產,按制三年一造籍,可這幾十年來制度形同虛設,戶部中的籍帳早成空文。徒以授田的名義加重賦稅,授田與否沒個定準,可賦稅卻只增不減,遂至于重為民病。”
他頓了頓,苦笑道:“殿下自然知道癥結所在,請恕仆多言。”
大燕傳國逾百年,積弊漸重,權貴大肆設立莊園,兼并田地,大量農戶無田可耕,只能依附于豪富,以至于大量人口隱沒。
尤其是先帝和今上兩朝,儲位都奪自兄長手中,一旦御極便大肆封賞,京畿土地幾乎被權貴瓜分殆盡,豪富動輒兼并數萬畝土地,關中缺糧,大抵上便是由此而起。
尉遲越沉吟半晌,方道:“舅父心懷社稷萬民,令孤感佩。舅父放心,孤雖不才,亦有匡時救弊之心,屆時還望舅父鼎力相助。”
此病深入骨髓,要治無異于刮骨療傷,而今上在位,這些人暫且動不得,只能徐徐圖之。
邵安聞弦歌而知雅意,行個禮道:“有殿下這句話,仆粉骨碎身亦無悔。”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已是月上中天的時分,尉遲越便起身告辭。
邵安道:“殿下與娘娘此去西北,千萬珍重。”
太子道:“舅父放心,孤一定護小丸周全。”
話一出口,才發現自己不經意將太子妃小字脫口而出,不禁有些尷尬。
邵安卻是一笑,隨即有些傷感:“舍妹與舍妹夫長眠西北,娘娘嘴上雖不說,心里一直盼著回靈州看看……仆替娘娘多謝殿下成全。”
頓了頓又道:“殿下請恕仆多一句嘴,娘娘年幼失怙,沈老夫人待她又嚴厲,故此心比旁人重些,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外頭看著不免有些冷,仆看得出來娘娘心里有殿下,若是有什么得罪之處,還請殿下海涵,仆這做舅父的先替她賠個不是。”
尉遲越目光微微一動:“孤明白,舅父請放心。”沈宜秋的性子他是知道的,不過上輩子她對他一往情深,這一世雖說心里暫且有別人,但水滴石穿,過個一年半載,想來能將一顆心轉回他身上。
邵安欲言又止,終究還是嘆了口氣道:“仆這半生最后悔的事,便是娘娘幼時未曾執意將她接來撫養,實在愧對她父母。”
尉遲越道:“舅父不必傷懷,你有你的難處。”
太子妃畢竟姓沈,且邵安出身寒門,位卑職低,非但師出無名,也無力與沈府相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安龙县|
山东省|
弋阳县|
银川市|
五华县|
上虞市|
皮山县|
武陟县|
昌平区|
建始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永吉县|
马尔康县|
太康县|
前郭尔|
称多县|
临海市|
平果县|
夏河县|
屏东市|
手机|
二连浩特市|
随州市|
都江堰市|
建昌县|
赣榆县|
阿拉善左旗|
福建省|
监利县|
吉水县|
昭觉县|
英德市|
西华县|
岢岚县|
湘西|
平远县|
永年县|
施秉县|
桐庐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