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決心-《重生后太子妃咸魚了》
第(1/3)頁
尉遲越不知怎么回的東宮。
沈氏定親的消息如同一悶棍砸在他后腦勺上,也不見得有多疼,剜心剔骨談不上,就是打得他措手不及,眼前黑了一黑。
寧沈兩家結(jié)親,是板上釘釘、確鑿無疑的了。
可是尉遲越不明白,上輩子他不情愿娶她,兩人毫無波折地成了夫妻,如今他愿意娶她,甚至還費了不少心神,她卻與旁人定了親?這是何道理?
難道就因她吃錯了東西,錯過了花宴,此生便與他失之交臂了?
他不由又想起沈氏與寧十一談笑風(fēng)生的樣子,再比照那日在甘露殿對自己不假辭色的模樣,饒是他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認(rèn),沈氏大約并未對他一見傾心。
恰恰相反,她與那小白臉倒是傾蓋如故。
尉遲越感到口中又咸又澀又苦。
卻原來,沈氏的深情也會隨時而易,上一世能給他,這一世叫寧十一捷足先登,便付與了那小白臉。
誠然,寧十一郎生得不錯,才學(xué)也差強人意,但若論文韜武略,與他比還是差些,尤其是騎射,更是不如他遠矣。
家世就更不必提了,他是天潢貴胄,當(dāng)朝儲貳,沈氏嫁與他為妻,將來便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天底下除了太后,還有比皇后更尊貴的女子么?
這簡直就像舉子不愿當(dāng)狀元,不可理喻。
尉遲越背著手在房中踱了幾步,有些怒其不爭,到底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娘子,一時叫皮相迷了眼。
也罷,他心道,本來就是顧念她對自己一往情深,這一世才想著娶她為妻,待她好些。
既然她已移情別戀,那便由她去與寧十一琴瑟和鳴、長廂廝守去吧。
她既不是非他莫屬,那他也不必非她不娶。
難道他還真去與臣子爭妻?此事絕非人君所為。
尉遲越一向是個當(dāng)機立斷的果決性子,當(dāng)下決計將此事拋諸腦后,叫內(nèi)侍將今日送到的奏疏搬來。
他吩咐內(nèi)侍研墨,隨意翻開一本奏章,卻是禮部侍郎劉韶德所上的《請建皇太子妃疏》。
太子遲遲不娶妃,朝臣們比尉遲越自己還心急,隔三岔五地上疏要求他立妃。
尉遲越往常不覺什么,如今卻覺那一行行工整的小楷仿佛排著隊在譏笑他自作多情。
尉遲越剛平靜下來的心緒又掀波瀾。
他撂下這糟心的奏書,又打開另一封,卻是御史大夫楊坦的乞休表。
上回為了追封沈宜秋父親的事,楊坦叫他當(dāng)著一干重臣的面教訓(xùn)了幾句,自覺失了顏面,稱病不朝,如今又鬧著乞骸骨,分明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尉遲越本就不豫,見此奏表,不免想起沈氏,又想起當(dāng)日自己為了制造巧遇之機,煞費苦心,猶在沾沾自喜,沈氏與寧十一卻已暗度陳倉……
尉遲越捏捏眉心,提起朱筆便批下“準(zhǔn)奏”二字。
這世上能要挾他的人還沒生出來,既然這尸位素餐的老匹夫愿意將官位騰出來,成全他便是。
尉遲越批了一會兒奏章,總不免走神,看到瓊州進貢沈水香,沈氏的臉又浮現(xiàn)在腦海中;鼻端似乎還縈繞著一縷淡淡的幽香。
好不容易將她的笑顏從腦海中摒除,又看到“邊關(guān)不寧,十有一年”。
他放下奏章,想起張皇后的話,心道四十無子方能納妾便很了不起么?
非是他喜歡三宮六院,上輩子他從不沉湎聲色,后宮總共也沒有多少人,在歷朝歷代的君主中已屬罕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河曲县|
九寨沟县|
镇康县|
遂溪县|
商水县|
虞城县|
甘孜县|
伊金霍洛旗|
孝义市|
昭平县|
竹溪县|
大庆市|
兰考县|
太白县|
祁门县|
高雄县|
抚宁县|
安陆市|
融水|
阿城市|
河池市|
东光县|
宝山区|
谷城县|
南漳县|
惠东县|
衡阳县|
富川|
绥化市|
隆子县|
巴马|
博爱县|
龙南县|
西藏|
滕州市|
水富县|
疏附县|
广河县|
五家渠市|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