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謀兵于未動-《昆侖一黍》
第(1/3)頁
趙黍站在校場高臺上,下方是數千兵士排列成行,卻不是在操練陣式,而是依次領取糧餉和過冬衣物。
“趙執事,這是新制的一批驅瘟符咒,請過目。”鄭思遠來到,手上捧著幾面竹木符牌。
趙黍接過符牌端詳片刻, 沉吟道:“真火焚邪疫,飛煙逐鬼瘟……倒也勉強適用。”
“是有哪里不足么?”鄭思遠問。
趙黍說:“我雖然未能親眼見證九黎國巫祝如何祭瘟行疫,但大致能猜出他們應該是用某種秘法,事前蘊養瘟疫邪氣,在必要之時驅遣發動,遙遙投送至蒹葭關一帶。”
鄭思遠又問:“莫非是像養蠱那樣?”
“對, 差不多。只是此等瘟疫邪氣,等閑之法是養不起的,恐怕事后還要行法收攝。”趙黍揪了揪下巴短須:“因此應對此等瘟疫邪氣最為恰當的路子, 應該是行收瘟之法,將散播天地、流行人煙中的瘟疫邪氣盡數收攝,封印于罐甕之中,再慢慢用真火焚滅,這才是上策。”
鄭思遠只得說:“如此收瘟之法,恐怕世上也沒幾個人能做到吧。”
“我可以。”趙黍語氣平淡,在鄭思遠聽來,不亞于平地驚雷。
“九黎國的巫祝祭瘟行疫,我也可以廣設壇場、收瘟斷疫。”趙黍將符牌遞還:“神不內養、外作邪精,化作五方行瘟之鬼。天夏朝時每有大疫流行,便是贊禮官行法祈禳收瘟,方藥司遣人施藥救治,總歸是有辦法應對的,就看肯不肯用心罷了。”
鄭思遠想起趙黍在星落郡便有廣設壇場制伏亂黨神劍之功, 不由得說道:“那趙執事何不快快行法,以解瘟毒?”
“我眼下走不開。”趙黍不敢當眾露出頹色,低聲說:“何況廣設壇場這種事,也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做到, 除了需要契合地脈靈地,還有有安鎮一方的地祇正神,持符命助我調攝天地之氣。如果當初那些青巖郡鬼神還在,肯齊心協力相助,我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偏偏……唉!”
鄭思遠不敢接話,蒼水河畔一戰,幾乎蕩盡華胥國南方數郡的鬼神精怪。世人對趙黍此舉毀譽不一,但如今鬼神精怪遇見趙黍,大多會繞道而行了。
趙黍的確精擅科儀法事,但也很清楚科儀法事乃是借鬼神之力,法事靈驗越廣大,需要品秩越高、主治越大的鬼神。
對于趙黍來說,像衡壁公那樣的一方地祇,執掌山川地脈勘合符契,就是最適合的行法官將。退而求次,扎根地方已久的雜類鬼神也能接受。若是連這些都沒有了,只剩不成氣候的精怪鬼祟, 行法之人也會淪為江湖術士之流。
而自行開壇將妖鬼精怪點化為吏兵,更像是趙黍麾下的私兵部曲, 法事效驗比不過有所主治的一方鬼神。
科儀法事固然有用,但也不是無所不能。要是舍了科儀之功,趙黍不過是一名修為尚可的修士,根本沒有今日的成就地位。
鄭思遠這些日子在金鼎司分院忙碌非常,可他清楚,趙黍比自己更忙,肩上職責更重。
日前鄭思遠還收到鄭氏族人的書信,其中言及如今朝野上下不乏對趙黍惡言謗斥、上書參劾之人。希望他鄭思遠能夠及早回頭,遠離趙黍,還說什么鳩江鄭氏復起有望云云。
“趙執事,您為何在這里?”鄭思遠趕緊轉移話題。
“今天是發餉的日子,我過來盯著。”趙黍說:“馬上要打仗了,還指望這些將士效力拼命。”
鄭思遠笑著說:“發餉這種事,有軍吏來辦,趙執事何必勞碌呢?”
趙黍笑著搖頭:“來蒹葭關之前,我也差不多是如此想法——反正手下那么多參軍主簿、曹掾佐吏,何須事必躬親呢?
可真到了具體做事,根本不是這么簡單。就這發餉一樁,或是軍吏上下其手、層層克扣,或是借口軍情額外支取。甚至冬衣一項,我也是費了無數筆墨口水,才從新任青巖郡守那里求來。
只有我親臨現場監督,當眾照著名冊簿,依次發餉發物,這樣既能免得那些軍吏搞小動作,也能安定將士心思,讓他們明白,還有人看重他們。”
鄭思遠默默點頭,大為受教。
“好了,你回去吧。”趙黍說:“就按照現有樣式祭造符牌,懸掛城中各處要地的門楣。另外多備火盆和銅爐,新近入城的人都要跨火盆、熏衣物,以防邪氣侵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砚山县|
嘉义市|
长顺县|
黑龙江省|
长乐市|
旅游|
广东省|
麦盖提县|
新邵县|
万全县|
云南省|
佛教|
芜湖县|
惠水县|
和平区|
金沙县|
赞皇县|
色达县|
子长县|
阿勒泰市|
洪泽县|
建阳市|
湘阴县|
清流县|
仙居县|
集安市|
舟山市|
上饶市|
嵊泗县|
昔阳县|
澄城县|
镇巴县|
平泉县|
垫江县|
通化市|
浪卡子县|
绵竹市|
大庆市|
恭城|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