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章-《麟趾》


    第(1/3)頁

    文德二十四年元年,誰也沒有想到,在位二十四年的文德帝,竟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新帝最終以“太宗”廟號,來為本朝第二任皇帝下了注腳。

    然而這場不光彩的宮變依舊為太宗皇帝晚年蒙上了陰影,使得新帝登基伊始,就要面對齊王與臨安公主一脈的處理問題。

    文德二十四年二月初二,伴隨著新帝登基大典舉行,按照規矩,先帝駕崩之后,若還未到新年,就得繼續用舊年號,直到隔年再換,但新的年號很快也擬好了,據說是新帝欽定的,就叫嘉祐。許多人私下揣測,新帝用這個年號,除了寓意嘉和天佑之外,也有紀念樂平公主之意。

    無論如何,由此日起,朝野或民間,都開始習慣性地稱呼新帝為嘉祐帝。

    新帝登基,照例要大赦天下,但謀反之罪不在此列,齊王與臨安公主一脈依舊被收押在監,新帝未有下令處置,任何人都不敢為反賊說情。

    朝堂方面,由于禮部尚書盧容涉嫌與齊王勾結,被罷官流放,禮部尚書出缺,由原侍郎薛潭遞補。

    除此之外,吏部尚書曹亮,因在宮變當夜立場不堅,為新帝所惡,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曹亮老眼昏花,不宜再擔任尚書一職,讓他致仕回去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實際上曹亮今年才年過四旬,年富力強,他孫子也沒出生,完全是可以再干二十年的架勢,奈何新帝實在對這等墻頭草厭惡之極,甚至等不及大赦天下和分封諸王,就忙不迭讓曹亮滾蛋。周瑛等朝臣不想在這件事上與新帝作對,便都沒有提出反對,任由曹亮黯然下野。吏部尚書出缺,由左右侍郎暫代總務,但大家都知道,新帝是想將吏部交給皇長子掌管。

    果不其然,過了春分,嘉祐帝下令大赦天下,追封元妃丁氏為元悼皇后,繼妃陸氏為昭哀皇后,早夭嫡子賀虞為恭愍太子,又立裴王妃為后,長子賀穆為淮王,次子賀秀為紀王,三子賀融為安王,五子賀湛為興王,七子賀熙為密王。

    其中四子賀僖,因流落在外,不見蹤影,嘉祐帝一氣之下,連爵位也不肯給他,只當沒這個兒子一般。

    相比其他兄弟,皇長子的封號則顯得意味深長,只因本朝國號為淮,淮陽又是本朝龍興之地,嘉祐帝雖還未立太子,但其偏向已顯而易見,心照不宣。

    新朝氣象雖然談不上煥然一新,但換了位新皇帝,行事風格為之一變,大家都要跟著適應。

    嘉祐帝自然比不上先帝勤政,從前一兩天就能批復的奏疏,到了嘉祐帝這里,興許要三五天才能收到,不過較之先帝的雷厲風行,風風火火,嘉祐帝的溫吞也意味著不會輕易發火,耳根子軟則讓他能更多傾聽眾臣意見,每逢朝議時,下面吵成一片,嘉祐帝也只會在最后圓場安撫。

    上天好像也很給新帝面子,文德二十四年的春夏,風調雨順,不復前一年的凄風苦雨,天災人禍,連突厥人也都安安靜靜,沒有興風作浪,一切似乎正朝萬象更新的方向發展。

    今年的梨花也開得早,剛剛入春,宣政殿外沿途一大片梨樹就已爭相盛放,直到四月尾聲,依舊未有凋零的跡象。

    古人道梨為“離”,有分別之意,但據說高祖皇帝的昭烈皇后卻很喜歡梨花,所以高祖皇帝特地命人在宮中各處遍植梨樹,這些年,宮中的主人來來去去,得寵的失寵的更是數不勝數,別處的梨花被鏟了換上別的,唯獨宣政殿四周的梨樹,依舊保留下來,花開時節,滿樹粉白,那些不盈一握的樹干被頑皮的小宮女用力一搖,就簌簌而下,風一吹,又落滿肩頭衣襟,煞是驚艷。

    行走在一大片花雨之中,心情就算不會變得更好,但也不會更差。

    賀融的腳步比常人要稍慢一些,竹杖落在漢白玉地磚上,篤篤作響,但走在前面的內侍不敢催,非但不敢催,還特意將腳步放慢,好與這位新晉的親王搭上幾句閑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潜江市| 景洪市| 达拉特旗| 胶州市| 卢湾区| 扎鲁特旗| 旬邑县| 高青县| 甘泉县| 师宗县| 木兰县| 南川市| 琼中| 沅陵县| 海原县| 富锦市| 武隆县| 当雄县| 通化县| 区。| 寿阳县| 安阳县| 曲松县| 巴塘县| 蕉岭县| 南丹县| 宜宾县| 资兴市| 广元市| 通许县| 长泰县| 四会市| 株洲市| 渝中区| 虎林市| 涿州市| 阿拉善盟| 宁波市| 镇雄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