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3章-《麟趾》


    第(1/3)頁

    賀融卻搖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

    楊鈞:“在別人眼里,楊家雖是巨富,但在那些世家貴人面前,依舊抬不起頭,楊家想要鋪路做生意,還得依附世族。”

    薛潭還真不知道這些內情,不禁問道:“楊家現在與哪一家走得近?”

    楊鈞道:“楊家祖籍在房州,當時本地有大族鄭氏,世代為官,從前朝至今,百年有余,家族枝葉繁茂,雖然到了本朝,家族業已沒落,但對尋常百姓來說,依舊是高門大家,逢年過節,刺史縣令,也必會邀請鄭氏族長去赴宴。我聽父親說,楊家能在房州發跡,也是多虧了攀上鄭氏這條關系,有鄭氏幫忙,地方官員自然也不會刁難,楊家的生意這才逐漸做大。”

    薛潭:“那楊家也沒少給鄭家好處吧?”

    楊鈞:“那是自然,至今楊家在房州的所有買賣,每年都要給鄭氏三成紅利的。”

    薛潭咋舌:“這么多?!”

    楊鈞苦笑:“不止如此,我們見了鄭家人,也得禮數周到,客客氣氣,鄭家有些個后人年輕氣盛,覺得鄭家給了楊家莫大恩惠和庇蔭,見了我們都趾高氣揚,只差沒讓我們跪下行禮了。”

    賀家跟楊鈞相交多年,這些事情,賀湛也是頭一回聽說,他忍不住看賀融,后者卻并不意外,顯然早已知道。

    薛潭沉吟:“我記得,鄭家現在沒有人在朝中為官了。”

    楊鈞:“不錯,鄭氏一族,如今無人在京城中樞任官,只有一位韶州刺史鄭宣,還是鄭氏旁支。但世族與庶族的區別就在于此,我楊家世代經商,在世人眼中乃微賤之身,無論身家多少,在鄭家人眼里,始終低人一等。”

    這也是當初賀泰一家落魄時,楊鈞父親卻愿對賀家人伸出援手,并且支持楊鈞與賀融來往的原因。如若賀家將來能飛黃騰達,那楊家的投資無疑回報巨大,如若賀泰無法回京,那最終楊父也只是付出一些錢財,浪費一些時間罷了。

    事實證明楊父的選擇是正確的,賀泰不僅回了京城,還一步步走上九五之尊的位置,楊家因此攀上一棵參天大樹,連帶從前瞧不起他們的鄭家,也都態度大變。

    但楊家如今已經逐漸將家業遷往北方,鄭家的態度如何,再也無法影響楊家的興衰。

    說到這里,楊鈞起身,對著賀融與賀湛長揖,神色鄭重:“先時我父與賀家交往,的確別有初衷,但后來我與你們的交情,卻并非作偽,還請二位見諒,我愿代楊家,向二位請罪!”

    賀融伸手扶住他:“衡玉,你的為人如何,我們心知肚明,不必再多此一舉。手段只是過程,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你我相交在心,就是最好的證明。”

    楊鈞微微動容,他雖與賀融交情甚厚,卻一直因為當日楊父的初衷而惴惴不安,因為楊鈞知道,賀家人不是蠢貨,賀融更是心思剔透,只怕早就將他父親的意圖看在眼里,今日賀融明明白白說出來,楊鈞心里反倒如同大石落地,松一口氣。

    “世族與寒門的對立,久已有之,寒門子弟想要上進,非是天資或努力與否的緣故,而是根本就找不到進身之階,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就更不必說了,那些有名聲的先生不會將我等納入門墻,就算我們僥幸考中進士,在朝廷當官,也會面臨門閥世家的排擠。”楊鈞道。

    “衡玉說得不錯,”薛潭道,“先帝在位二十多年,大力推行科舉制度,但選上來的官員,多數還是門閥出身,六部之中,除了我之外,悉數都是世族中人。”

    賀融:“世族出身,本身并非罪過。這些人中,不乏像宰相周瑛,和張嵩、范懿那樣的忠心為國之臣。只不過那些門閥延綿上百年,早已結成盤根錯節的利益同盟,即便偶有內斗,當有損壞自身利益的外敵出現時,他們就會一致對外。像這次為先帝定廟號,他們就可以同心協力,讓陛下不知不覺入套。以小見大,如果換作那些懷有私心,想為自己或家族謀私利的人,他們同樣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與皇權抗衡,欺上瞞下。”

    賀湛原本漫不經心靠在軟墊上,打著呵欠昏昏欲睡,聽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聽到此處,方才不由自主認真起來。

    他忽然插口道:“如此說來,想要想要制衡世族,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須得日久天長,方能水滴石穿。”

    賀融點點頭:“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得等。”

    等到何時,他卻沒有再說下去了。

    賀湛想起之前他們在洛陽查到的事,不由問:“那鎮遠侯那邊……?”

    賀融淡淡道:“他上疏請辭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怀来县| 镇原县| 镇宁| 普宁市| 桓台县| 保德县| 连平县| 赤城县| 静乐县| 常宁市| 商洛市| 建昌县| 宁海县| 宜宾县| 北京市| 栖霞市| 海原县| 墨江| 平泉县| 土默特右旗| 大渡口区| 道真| 西乌| 宁陕县| 梁平县| 潍坊市| 宁海县| 福清市| 南京市| 滦平县| 尼玛县| 祥云县| 呈贡县| 北流市| 郓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江阴市| 若尔盖县| 漳州市|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