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宏偉計劃的一部分-《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3)頁
到底是什么錯誤的認知讓智瑤覺得不會玩陰謀詭計呢?大概是一再算計趙氏繼承人的失敗,使得他舉得不是那塊料吧。
關(guān)于智瑤操弄趙氏繼承人的事情,之所以覺得失敗是趙伯魯好像沒有通過趙鞅的考驗將“溫”攻打下來。
既然趙伯魯沒有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肯定不存在什么世子位穩(wěn)固的說法,一旦趙鞅的某個兒子異軍突起,再有趙氏的核心族人或重要家臣相助,到底誰才能在未來掌舵趙氏就顯得很難說了。
回到“新田”的智氏一家人并沒有到處跑,同時也沒有人立刻上門拜訪。
現(xiàn)在的規(guī)矩就是,哪一家有了喪事,哪怕是喪禮已經(jīng)結(jié)束,短期內(nèi)還是不適合互相拜訪。
因為智申之前在“智”地的關(guān)系,國君與趙鞅、魏侈、韓不信已經(jīng)對卿位歸屬有了商議結(jié)果,他們還是要經(jīng)過智申的認可再最終頒布正式任命。
卿位名單已經(jīng)有了。
擬定的卿位名單中,中軍將是趙鞅,韓不信任中軍佐;上軍將由魏侈擔任,上軍佐就是初次任“卿”的智申;下軍將被剛回國不久的狐解得了去,下軍佐一職暫時未定。
那并不是一次就商議出來的名單,一開始趙鞅屬意魏侈越級升任為中軍佐,遭到了魏侈的推辭。
了解晉國卿位排序的話會知道一點,很久之前不存在什么越級一說,采取的是一種順位繼承制。這個規(guī)矩在荀罃之后被打破了,原因是士匄進行了讓賢,將本來到手的“元戎”寶座讓給了中行偃。
在中行偃之后,進入到士匄的時代,荀氏……或者說中行氏的中行吳這里又出現(xiàn)了幺蛾子,本來中行吳剛?cè)巍扒洹睉?yīng)該從下軍佐開始,但是中行吳初任“卿”就是上軍佐。
一系列打破成規(guī)的例子出現(xiàn),晉國卿位那種排資論輩的規(guī)則一下沒了,后來干脆成了誰強誰上的套路。
這一次魏侈推辭有自己的道理,卿位不再是排資論輩,有一個規(guī)則則是依舊存在。
晉國每一個軍團的“將”都有很大權(quán)力,包括了征召權(quán)以及評功權(quán);軍佐就是副手,權(quán)力上少主將太多,一旦主將強勢的話,軍佐其實屁都不是。
既然上順位死了不一定是下順位遞補,當中軍佐也就等于最大的好處沒了。
魏侈琢磨著一旦成了中軍佐,豈不是要被趙鞅給全方位壓得死死的?不如還是作位一個軍團的主將,繼續(xù)捏著征召權(quán)和評功權(quán)。
另外,魏侈覺得韓氏一時半會掙脫不了趙氏的控制,韓不信要是成了上軍將就等于趙氏掌控兩個軍團,還是讓韓不信去當中軍佐好了。
國君很樂意看到魏侈主掌一個軍團,符合他想要的平衡,再有狐解掌握一個軍團,等于這一波有賺,肯定是選擇支持魏侈的提議。
“我家力強,魏氏在前,大人為軍佐即可。”智瑤在審閱五年計劃書一半,父親智申帶著熱湯過來了。
智申對于只是成為軍佐有點慌,擔憂失去征召權(quán)和評功權(quán)會讓之前依附智氏的中小貴族改投他家,尋思著能不能去擔任下軍將。
這個是因為卿位名單雖然有了,沒有最終公布也就只是名單,還是有得商量的。
智瑤能夠明白智申想要維持智氏權(quán)威的想法,并且非常在意智躒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對于可能失去一些附庸非常敏感。
晉國的貴族都挺現(xiàn)實,他們能納賦就絕對不想交稅,更不希望自己的功勞被貪墨,天然上就會靠攏向有征召權(quán)和評功權(quán)的卿位家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盐亭县|
福海县|
探索|
龙门县|
南宫市|
招远市|
来宾市|
兴城市|
十堰市|
岳普湖县|
嘉善县|
德钦县|
黔西|
漳浦县|
靖西县|
潞西市|
浪卡子县|
邯郸县|
绍兴县|
池州市|
上杭县|
尖扎县|
饶阳县|
阳曲县|
平陆县|
盖州市|
霸州市|
金山区|
顺平县|
河间市|
剑河县|
百色市|
偃师市|
阜城县|
卓尼县|
荔浦县|
鲜城|
开江县|
诸暨市|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