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可!” 尉遲恭呼扇著武服官袍,匆行上殿,掃向并肩的李靖,甕聲甕氣的話語吐露出來。 “吐谷渾一族本就狼子野心,屢屢進犯邊關(guān),視我大唐兵威如同擺設(shè)!” “今年更是變本加厲,侵擾邊關(guān)愈加頻繁。倘若任其而為,定會助長囂張氣焰,更會讓吐蕃諸國蠢蠢欲動。此番下去,咱們邊關(guān)子民如何看待我大唐朝堂?” “雖北方災(zāi)情在即,可畢竟囤積糧食持平,就算搬空皇倉也亦可在來年補給。可戰(zhàn)事呢?邊關(guān)那些慘遭荼害的子民呢?他們能熬住這半年時辰?” “盤算起來,大唐四年從未大舉興兵,屠滅東突厥余威漸消,又有何人能保證周遭諸國不會在水災(zāi)國難之時,趁虛而入?” 跨前一步,尉遲恭抱拳推前,全力諫言。 “陛下!” “依微臣之見,此戰(zhàn)能保大唐西南邊關(guān)三五年安穩(wěn),值了!” “再者,行軍糧草囤積皇倉,為保的不過是水災(zāi)水患糧草不足,不時之需罷了。民生固然重要,可邊關(guān)亦是迫在眉睫!” 雄渾聲音在宮宇回蕩,傳進每個臣子耳中,整個朝堂群臣擰眉靜思。 是啊! 邊關(guān)之患,刻不容緩。 大軍遲緩數(shù)月,不知大唐疆土要被多少虎視眈眈的蠻夷狄戎踐踏,又不知多少無辜子民喪生屠刀之下。 而結(jié)余的糧草,不過是為了補充水患糧草調(diào)度之需,著實有些浪費。 群臣眼眸齊刷刷的望向龍座君王,只等陛下一錘定音。 任誰心中也清楚,倘若此番在年初之時有一波收成,那該多好! 兩全其美,互不干擾! 想歸想,可世間之事,哪有盡善盡美? 南方之地尚需三月下旬耕耘,待到六月之時方可收成,加之各地移交稅糧,至少回耽擱大半年。 行軍征伐? 那又要待到何時? 迎上無數(shù)雙聚焦眼眸,李世民心頭微微嘆息一聲。 既要安定國內(nèi),又要抵御外患。 難啊! 大手撫平額上皺紋,李世民緩緩壓下手掌。 “水災(zāi)關(guān)乎民生民愿,朕不能不顧。” “外寇入侵,乃是犯我大唐天威……容朕,好好想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