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場朝臣倒吸一口涼氣。 一成? 這可是兩個產量極大的地域,支撐整個大唐三中有一的粟米分量! 倘若如此,豈不是今年的大唐皇倉儲糧將嚴重不足? 方才還在欣然慶幸的人影,此刻再也沒有多少笑意,僵住笑臉上漸漸被凝重替代。 糧食,乃是穩定民生根基! 倘若倉儲不足,子民食不果腹,那里還有什么盛世而言? 李世民趴俯龍座的大手漸漸攥緊,凝重臉頰浮起一縷憂色,心中不由得沉重起來。 貞觀元年,關中地帶霖雨成澇,萬姓嗷然,懸磬已甚。 貞觀三年,洪澇洶涌,九州成海汪洋一片,受災百姓賣女求食,堪稱人間慘劇。 如今雖有防范,子民性命可保,可這吃食……。 念及此處,大手揮過,鴉雀無聲的朝堂響起雄渾帝音。 “各地義倉如何?皇倉救濟可否撐住。” 司農寺老臣身形一沉,沉吟出聲。 “陛下。” “元年,三年,水患滔天,自此后義倉從未盈滿。” “六年,七年水患頻發,實則義倉之中倉儲已所剩不多。“ “據微臣估測,此次受災之眾,只怕義倉完全不足,將會從皇倉分擔。” 呼~ 整個朝堂聽聞此話,心神為之一震。 泱泱大唐,難不成要在一災之后,處于無糧恐慌之中? 八年勵精圖治,辛勤耕耘,難不成初顯盛世的大唐,要再度被打回原形? 一團陰云縈繞朝堂,群臣眉頭緊鎖,面顯愁容。 踏踏踏。 沉穩腳步踏過殿上絨毯,佇立殿中。 李靖面朝龍座,恭敬拱手。 “陛下,災情嚴重,國中糧儲不足,此去離粟米收成尚有些時日。” “微臣請柬,吐谷渾……征伐推遲。” 話音剛落,一聲暴躁呼喝徹響朝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