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莊夢周:“你說對了,這個比喻就可以回答剛才的問題!主角又是誰定義的呢,作者嗎?那只是一種視角,假如換一個視角,誰都是自己的主角。 無論是從心理學還是哲學的角度,人有兩個自己。第一個自己代號a,就是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那是理想中的自己;第二個自己代號b,就是你能成為的那個人,那是現實中的自己。 有人認為,假如a就是b,能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便是人生的成功,話倒也可以這么說。但還有人卻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找到了自我、最終完成了自我實現……” 尚妮插話道:“難道不是嗎?” 莊夢周:“當然不是!比如有人想稱霸世界,結果真的稱霸了世界,就是完成了自我實現嗎?換而言之,假如有人只想混吃等死,結果就真的在混吃等死,難道也是完成了自我實現? 真正的標準是,假如a是另一個人,而b就是自己,你愿不愿意與他終生相伴?現實世界中,可能不存在那樣的另一個自己;但精神世界里,你又必須與他形影不離。 比如有人希望自己擁有轟殺一切的力量,任何人都將服從自己的意志;或者有隨眠一切的能力,所有人都會順從自己的意愿。但他卻不可能真與這樣一個自己相伴,要么早就被另一個自己干掉了,要么早就被抹去了自我意識。 你自己的世界中,你最想與之相伴而且能夠與之相伴的另一個我,就是每個人要尋找的自我,這可不是在說找對象!在這個前提下,假如能最終成為那樣一個人,才是完成了自我實現。 假如做不到這個前提,就算按照他自己認為的標準做得再成功,也永遠化解不了內在的沖突,而且看上去越成功,越是對自我的否定。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有人天天罵貪官、罵奸商,但假如他自己有機會,其實想做的是一個更大的貪官、更成功的奸商,只要不被人發現就好。 自我實現不是沒有代價的,希望你的世界中出現什么、不出現什么,都要付出努力。而這樣的努力,才是每個人真正的修養與修行。” 尚妮眨著眼睛道:“我明白馮國新在干什么了!” 莊夢周:“講了這么半天,你終于明白了?” 尚妮:“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不是這里的事情,還是剛才說的那些成功學毒雞湯。您說有人宣揚那種單一的成功標準,其實是在確立所謂的成功者想要的地位。 假如他們達到了目的,絕大多數人真按照那樣的標準,注定無法完成自我實現,甚至連找到自我都不可能,必然會感到壓力與焦慮,矛盾沖突也會越來越嚴重,怎么解決?” 莊夢周:“這是個死結,無法真正解決。但人們的注意力可以設法轉移,矛盾也可以轉移,比如轉移到民族問題、種族問題、宗教問題甚至性取向問題上……實在不行,就轉移到被創造出來的興趣中,比如娛樂至上或者娛樂至死吧?!? 尚妮:“您天天吃吃喝喝不管閑事,看到的事情卻不少啊?!? 莊夢周:“我就是順便指點你幾句,有很多事你也不能總不明白,否則怎么給同齡人當師叔?至于老譚他們,倒是不用我再多說了?!? 一聽這話,尚妮又開心地笑了:“對呀,我和畢學成、孟蕙語、葉言行他們都讀大三,但我已經是師叔了!可是您講課好像不如丁老師那么通俗易懂?!? 莊夢周:“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繼續研究琴魚干吧。” 尚妮:“這杯琴魚茶您快喝了吧,要不就涼了?!? 莊夢周面前有一個雕花竹筒杯,水中沒有泡茶葉,卻放了五條琴魚干。滾水剛沖下去的時候,琴魚干隨著水的流動在杯中翻騰,漸漸變成栩栩如生的樣子。 莊夢周將這杯茶一飲而盡,魚干也嚼著吃了,點頭道:“真不錯,別具風味……小妮子,這琴魚干令你想起了什么?” 尚妮:“瑤柱和香菇,都是干制以后的再發出來,味道比新鮮的更好?!? 莊夢周:“這里沒有味精,琴魚干簡直可以當天然味精了,我看他們做湯的時候就喜歡放幾條提鮮?!? 丁齊等師徒四人這天的晚飯有一道湯,湯中有蛋花、嫩毛豆、羅漢筍,滴了幾滴南瓜籽油,還放了一小把琴魚干調味。他們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琴魚干,此地水域有出產,以幾千年來流傳的工藝晾制,放入湯中可提鮮。 日子過得好愜意呀,當地民眾變著花樣給幾位天兄做好吃的,看每頓飯的菜譜就很見心思,所有日用之物也都是最好的。 丁齊吃飯時說道:“我昨夜無心之舉,卻震動了各村社民眾,我們如今已被當地人奉若神明。但我們究竟是什么人,自己要心里有數,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你們幾個是怎么看的?” ps:不好意思,這一章幾乎全是對話,沒什么情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