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霸王與嬌花》
第(1/3)頁
長夜慢慢流逝到了盡頭,汴京城內的拉鋸戰也好似分出了伯仲。
連象征皇權的禁軍都已偃旗息鼓,眾人心底隱約感到,趙珣這一出逼父上位的戲就快要勝利收場了。
權利的戰爭中,素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之說。史書是王者的傳記,今夜這一場放在當下為千夫所指的逼宮,待明朝太陽重新升起,寶座上的人換一副面孔,也不過成了輕描淡寫的浮云幾縷。
擁戴趙珣的朝臣已經在心底及早歡呼雀躍起來。而原本維護正統的人也開始搖擺不定,思慮著是否該棄暗投明,倒向眼下看來已經注定的贏家。
畢竟對多數人來講,為正統拋頭顱灑熱血,換一筆未必能被載入史冊的名聲,還是不如媳婦孩子熱炕頭,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得實際。
朝臣們各懷心思地等待著黎明的到來,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看見一縷火光沖破了封禁多時的汴京城門。
那支火把的主人高踞馬上,柳眉下的一雙眼寒氣逼人。
她穿上了二十九年不曾觸碰的鎧甲,高高揚起手,面朝城門打下一個手勢。
一名士兵高喊出她的指令:“鎮國長公主奉圣命捉拿逆賊,所有人等,原地繳械者從輕發落,違者格殺勿論!”
整座汴京城在一瞬間沸騰震動,為這一刻突如其來的逆轉,與這位沉寂了二十九年的巾幗豪杰。
所有一只腳已經跨進趙珣黨的朝臣迅速看清形勢,退了回來。
這樣一呼百應的勢頭,除了在人們心目中堪稱大齊第二個天的趙眉蘭,再無人能夠做到。
就連趙羲也不行。
趙眉蘭僅僅率領三千騎兵,便在一個時辰內踏平了汴京城內所有的叛軍。在“鎮國長公主”這個名號與橫空出世的這三千名足可以一抵十的精銳面前,叛軍也失去了底氣,死的死,降的降。
騎兵一路勢如破竹殺入皇宮。
趙珣逼不得已,拿劍架上皇帝的脖頸,與身邊最后幾百名兵卒一起,站在崇政殿內,與殿門前的趙眉蘭對峙。
皇帝衣冠狼狽,雙眼通紅,看著前來救駕的趙眉蘭,根本來不及思考她是從哪得來的兵卒,只像抓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喊著:“眉蘭,眉蘭……你殺了他,殺了朕這個逆子!”
趙眉蘭輕輕頷首:“臣妹謹遵圣命。”
話音落下,早已埋伏在高地的“弓箭手”以藐視壓倒的姿態,快準狠地一箭射穿了趙珣的喉嚨。
皇帝得了救,饒是曾經征戰沙場的人,到了這個節骨眼也淋淋漓漓下了一背的冷汗,踉蹌著扶住了殿柱。
趙珣身邊的兵卒見勢頭不妙,立刻逃竄。
趙眉蘭掉轉馬頭,率軍乘勝追擊。
偌大的崇政殿里,轉瞬間只剩了皇帝一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四会市|
永丰县|
廉江市|
甘肃省|
桃源县|
古丈县|
双峰县|
康平县|
榆社县|
永德县|
巨野县|
连云港市|
肥乡县|
哈巴河县|
石棉县|
阳西县|
临沂市|
武川县|
吉水县|
靖江市|
黄平县|
平和县|
油尖旺区|
古蔺县|
奈曼旗|
盐亭县|
天祝|
阳信县|
奉节县|
永春县|
六枝特区|
枣强县|
濮阳市|
宜黄县|
天气|
钟山县|
达拉特旗|
平舆县|
晴隆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