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鹽政(中)-《穿越明朝成天啟》
第(3/3)頁
不等發問,周永春又接著說道。
“其三,畢大人所提,強制要求鹽商以納糧換鹽引,甚至以十年為界限,廢除十年以前所下發之鹽引,此舉恐引起所以人的一致反對啊。”
這第三條,朱由校也知道,鹽引可不僅僅是在那些鹽商的手里,更大的一部分則是在勛貴們的手里,廢除十年之前所下發的鹽引,不僅僅會引起鹽商和他們所勾連官員們的反對,連同勛貴也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不僅如此,在大明還是有一小部分本分鹽商的,他們憑借著鹽引販賣著鹽,但是由于沒有靠山,拿著鹽引卻遲遲領不到鹽,這一耽擱時間便耽擱時間長了,有的已經超出了十年這個期限。
如今要一刀切的話,豈不是連這些本分的鹽商們利益也要跟著受損?
周永春說完后,所有人都表示贊同的點了點頭。
顯然他們都知道其中的難點在哪里,所以才認為,此次改制并不會取得多么大的效果的。
畢自嚴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周閣老所言,老朽自然知曉,可是除此之外,可還有更好的對策?”
說完,苦笑著搖了搖頭。
其他幾人聽完后全都沉默不語,顯然,他們也并沒有什么太好的注意。
一時,所有人都犯了難。都知道鹽業是暴利,如果處理好了的話,可以為朝廷增加一大筆收入,現今卻只能干看著,而吃不到嘴里去,這使人無比憋屈。
正在現場一片安靜之時,朱由校卻說話了。
“昨日與畢愛卿暢談一番之后,朕倒是對于鹽政有一些想法,諸位愛卿看看可還有什么遺漏之處?”
王朝輔會意,又趕忙拿了另一道奏疏出來,交給眾人觀看。
這封奏疏自然是朱由校連夜起草的,將他關于前世里的一些見識和現今的情況相結合,做出的一些改變,記了下來。
聽到朱由校如此說,劉一璟等人都有些不相信,這么多年都沒有解決的難題,陛下就有辦法了?
不是小瞧朱由校的能力,而是他們成長的環境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拿起奏疏看完后,所有人都感覺腦子有些轉不過彎來。
咽了口吐沫,劉一璟嘴唇微顫,問道。
“陛下是說,將鹽業從朝廷手中下放更多權利給予商人?”
“不錯。”朱由校點了點頭,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后,說道,“歷朝歷代,都想要將鹽業死死的抓在朝廷的手里,直至到了我大明建國之初,太祖雄雌偉略,決定將鹽業運輸這一部分權利下放給商人,如此才有了開中法的形成,并且一直延續至今。”
說到這里,朱由校嘆口氣。
“萬事萬物總不會一層不變的,明初,百廢待興,行商者稀少,富貴者更是鳳毛麟角,家中能有百萬銀子的便已可以稱的上是富可敵國。”
“而今呢,家中資產過百萬兩者何其之多?”
說到這里的時候,劉一璟等人忍不住微微的低下了頭,對于大明朝哪里的人最富,資產過百萬者又有多少,他們這些人精自然是清楚的,雖不知道具體數字,但是都有大概映像的。
只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陛下對此竟然也知道。
朱由校接著說道。
“雖不愿承認,可是而今商人之地位與明初已不可同日而語,究其原因,便是商業在我大明之地位越發重要。”
“商業在發展,而朝廷相對應的也應當跟著做出改變,而這便是朕想要做出的改變。”
朱由校指了指那封奏疏。
隨著朱由校的話,在座的大臣們也跟著思考起來,此時再去看那封奏疏里的內容,細細琢磨之下,不禁讓他們的眼睛越發亮了起來。
都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那批人,幾乎不到一會,劉一璟幾人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各種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