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議論的重心,便自然而然轉向了地方基層與稅收體系的平衡與關系之上了。 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皇權下鄉了! 如此變化,天子自然是喜聞樂見,按他的預想,本就是以稅收問題,引出統治體系向基層深處觸及這件事。 為此,他還特意點撥了禮部尚書黃錦一二,就是要讓他從中推波助瀾一下。 卻沒想到,內閣首輔劉起元,竟直接出頭,以內閣首輔的身份,直接推動了這波議事。 在這般商議之下,在場文武大臣,縱使反應再遲鈍,顯然也陸續明白了天子的心思。 這場議事,亦是徹底如天子所預想的那般,以稅收體系為核心,圍繞著讓大恒統治深入基層,而商議爭論起來。 天子依舊是老神自在,有著改革帶來的分田,耐旱作物的推廣,以及持續近一年的工程賑災,帶來的成果自然是不小。 就昭武四年這一年,原計劃的千萬之數的賑災錢糧,在秋收之后,已然減少了近半。 各地百姓,抗災能力,在如此大規模的調配統籌之下,可謂是大大增加。 帶來的成果,自然是賑災錢糧的大大減少,可以預想到的是,縱使來年天災依舊,縱使各地大工程依舊持續,賑災消耗的錢糧,也必然會再次下降。 而大恒的賦稅收入,卻是年年新增,再加之江南收復,海貿擴展,未來許多年的賦稅收入,必然會一年比一年高。 以及,這一次平滅偽明,奪下偽明國庫內帑,再加之如今天羅地網式的對江南各地進行鎮壓清洗,也必然帶來的一筆巨額抄家收入。 如此,他也有底氣,大恒也有資本,去將統治的觸角,一點點的蔓延之基層。 當然,前提是朝堂文武,能夠齊心協力辦好這件事。 天子目光幽幽,在殿中文武大臣身上不經意的流轉打量著。 在場每一個官員,每一個武將,是否堪用,什么時候能堪用,什么情況又會不堪用,其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牽扯……天子皆是一清二楚。 其中絕大部分文臣武將,與這次商議的皇權下鄉,都沒有實質性的利益沖突,甚至,對他們只有好處。 畢竟,皇權下鄉,指的是統治秩序觸及基層,只會加大中央的權利,也會加大他們的職權。 而且,統治秩序一旦深入基層,也就意味著,大恒的統治秩序,大恒的一切制度,都將徹底走向正軌! 如此,對在場的文臣武將,乃至對天下絕大部分官員將帥而言,都只會是一件好事。 當然,這個好,指的是在大恒體系之中的好,非是對比前明那糜爛環境之下,對文人士紳的好。 天子自然希望他們能夠看得明白,不然的話,這一次,可又得先宰一批人立威,再清洗一波,才能將他的意志貫徹下去……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