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張元白其實和靈青一樣,甚至說他所得的法師傳承中的內容,比靈青的德魯尹傳承還要繁雜。 更兼他的《太微金闕玉經》要立三十六重天,衍天闕金宮之無窮變化。 可謂是不下于靈青了。 他們自然也有自身的感悟,但他們也知道靈青的感悟是走到了他們前面的。 大家也沒想著要照搬他的理解,只是希望能夠聽聽他的看法,來印證自己的道。 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這個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 “一如師兄所言,何為一,唯心而證。”靈青見狀也不推辭,稍一思索便開口道。 “何為繁,亦復如是,唯心而已。 人有八萬四千毫毛,繁也;一元有十二萬九千六百,繁也;身有四億八千萬龍象蟲,亦是繁也。 妙玉姑娘納百家劍道于一爐,亦是繁。 你認為,你多納劍術繁雜到極致了嗎?” “沒有。”常妙玉果斷的搖了搖頭。 世間劍術又豈是她所得的那些劍術能夠包含的了的? “那你還能往其中容納更多的劍術嗎?” “難。”她又是搖了搖頭。 人力有時而窮,明明知道還有更多,但卻無力兼顧。 “那你覺得,如今的爭鳴劍術,夠你參悟的了嗎?” 此次,常妙玉卻是沉默了一會,才堅定的點頭說道:“夠了。” “那你便已得繁之真諦。”靈青撫掌嘆道:“夫繁夫簡,其唯心矣。 今日這百家爭鳴之劍為你所得之繁、所得之萬,那便融匯參悟化作一爐,待得寶劍生輝之日,這便是一劍了。 這便是一之道,接下來便要行這簡之道,去求那唯一。 待得時,便以這萬化一之劍,再去衍化天地之萬法,仍是由簡至繁的路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