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靈青雖主要是在問常妙玉,但張元白、張揚兩人心中也各自有著自己的答桉,能夠明白靈青所講。 此時也是多有感觸。 道理并不難,難的是去承認(rèn),去執(zhí)行。 “或繁或簡,或萬或一,從不絕對。 一者得天地之理,便繁若天地。 萬者融匯為一,便有一道根生。” 接下來也不光是靈青和田勇兩人講,張元白、張揚、常妙玉三人也各自闡述了一番自己的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靈青兩人也從中收獲不小。 就這般,靈青一會在山上同朋友說說下副本謀機緣,一會在湖中與同道論論道講講法,一會又在林中與別個體悟一番生機妙趣。 期間眾人好奇地仙境的體悟,纏著靈關(guān)道人講解了一番他對地仙境的感悟。 要知道雖靈關(guān)道人不是第一個突破的,但當(dāng)今之世,地仙高手也不過一掌之?dāng)?shù)。 哪怕大家在副本中也曾見過地仙,但卻多數(shù)都未曾接觸過。 哪怕有所接觸,多聽一聽,也是大有好處的。 靈關(guān)道人也沒推辭,將一些自身的感悟講了講,并說了一些注意事項。 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有些卻是無礙,甚至若是不知道的話,很可能會在突破時耽誤一些功夫。 靈關(guān)道人或許對于參悟、修改、創(chuàng)造功法不如靈青,但他對于修行絕對是最有天賦的那一小撮人。 對于突破時的感悟講解的頭頭是道,且都在關(guān)節(jié)處。 要知道,并不是說煉成了五氣朝元,就能夠證就地仙的。 那只代表作了你已經(jīng)煉氣圓滿了。 而想要證就地仙,還是得要以氣生神,生出自身之神。 這才是其中的關(guān)竅所在。 聽了靈關(guān)道人的講道之后,忽的大家都起了講道的性子。 于是大家輪番上臺,或是說些疑惑供大家辯證,或是講講自身之道的感悟。 就連法明也帶著靈芝寺等地的住持,也都上臺宣講了一番釋門法理。 王博明、張揚、常妙玉紛紛說了百家道理。 如此說禪講道、講經(jīng)論典,青云山中高朋匯聚,三兩相聚便可高談闊論、悟道參玄。 興起時,隨手比劃以愉眾人;興盡時,閑云野鶴東西遨游,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