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靈明殿的辯論,以儒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不僅辯論輸了,三場武斗同樣輸的慘不忍睹。 不過卻讓靈青大開眼見。 辯論自不必說,思想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留下知識的沉淀。 讓他對于天道、君道、人道都頗有感悟。 而雙方的劍術亦是十分的精彩。 墨家簡潔明了的節用劍、悄然無聲的非樂劍、一同天下的尚同劍。 儒家莊嚴肅穆的禮劍、恢漠宏大的樂劍、窮究數極的數劍。 兩家的劍法在靈青看來,就如同道的陰陽兩面一般,互相克制卻又互相成就。 只是到底儒家的弟子技差一籌, 且明顯能夠看得出不如墨家弟子廝斗慣了。 輸在了心性上。 不僅靈青收獲匪淺,看著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學派弟子和國子們,不斷的討論著方才的辯論和劍術,想來他們亦是各有所得。 至于四名儒家弟子,則有些失魂落魄的離開靈明殿。 除了那位辨者沒有上場外,剩下的三人均是在鬼門前走了一圈。 不過有著靈國眾神的庇佑,和醫家的手段,被斬斷的肢體和身上的傷口早已不見了蹤影。 只有衣衫上整齊的切口和其上的血漬,表明了他們方才受到的傷勢,是多么的致命。 “若是許子無事,請隨青到靈宮一敘” 當眾人走的差不多了之后,靈青一甩手中拂塵,向許行揖手一禮,請道。 “固所愿而。” 許行拱手還了一禮道。 他身后的數十名弟子亦是如此。 其中有些人見到靈青的態度,面上忍不住露出了雀躍的神情,顯然十分高興。 只有方才向靈青讓座的那名青年,面色淡然。 此時靈青一身藍灰道袍,手中執著萬化拂塵。 倒是與一旁粗衣麻鞋的許行顯得十分相應。 一個不像是一國的國君,而像個風輕云淡的旅者。 一個則完全看不出在世圣賢的姿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下地務農的農民。 進了內城自然有禮官帶他們去準備一番。 而靈青也回到了寢宮之中,換上了朝服,準備在宮殿之中正式的接待許行等人。 人家來靈國,是來宣揚自家思想的, 而不是來找一個道士論道的。 靈青自然要擺出正確的態度, 給出足夠的尊重。 當他身穿朝服,在宮殿之中正襟危坐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