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兩個孩子年齡尚幼,靈青又不求他們年紀輕輕的去拯救世界,自然也不需學甚強大的法術。 現在只要打好基礎,蘊養自身道韻,待日后心性定下來,再修煉起來自然進步神速。 下午大家便又聚在殿中,聽云生道人講解一些觀中的規矩。 現在鐘鼓還沒送來,當鐘鼓齊備后,負責敲鐘擊鼓的靈宏才、苗成志便要每日晨昏擊鼓扣鐘。 因此要提前學會開靜止靜之法,日后觀中眾人當聞鐘鼓起居誦經。 還有請來神像后,應如何晨昏點燭、供香等。 說是道觀清修,但若真是在觀中卻也有的忙活。 不過這些看似形式化的舉動,卻也能使人清心明道,道心萌發。 當然得是認真沉浸在其中才作數,若是只應付表面功夫,不是發自內心的話。 就算撞破鐘鼓、念破經文、蠟炬成河、香灰作山也無濟于事。 除了這些外,靈青也并不急著傳授什么,而是僅僅在早晚功課的時候,將自身道韻散發出來。 至于能從中悟出些什么,那就全憑個人的道性了。 過了兩日,靈機要回縣城上學,靈青給他拿了一本經書,囑托他在學校時要認真誦讀,回來后要檢查。 又告訴他不論是學校里的課業還是早晚經課,五禽戲都不可荒廢了。 文君也是一樣,拿出一本經書讓她在勞作之余通讀。 雖說他打算拿兩個孩子當徒弟,以便未來傳承道清觀法統。 但卻仍舊需要考驗一番。 就以他們何時定下心性為界。 待心性成熟之后,若是仍愿一心向道,靈青自然收之為徒,傳承功法。 若是心系紅塵,那便往紅塵里走一遭,什么時候閱盡千帆道心回轉,什么時候再來尋道。 若是沉迷其中,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那也不失為一種活法。 雖然大道無量,普渡有緣,那也得你志心向道才能見著門戶。 一連幾日,靈青幫著云生道人順利接管道清觀,也算是個交接。 畢竟一些物品的采買之前就定下了,現在也陸續的來了。 待將一切交給他之后,靈青就當個甩手掌柜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