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需贅述,以胡昭和蔡邕相識可知,知道劉擎名,便知劉擎底細。 “先生不見生客!”少童一語回絕。 劉擎正欲在開口,突然覺察到手被蔡琰拽了拽,便回頭看著她。 蔡琰上前一步,笑著對少童道:“告訴先生,小女蔡琰,字昭姬,奉家父之命來拜見先生,還請……” “啊?你是昭姬姐姐?難怪長得這么好看!你都長這么大了啊!” 少童突然打斷了蔡琰的話,而且聽其語氣,似乎認得蔡琰。 但蔡琰困惑的看著他,顯然沒什么印象。 “是我胡戍啊!” 胡戍?那個胡昭收養的孩子,蔡琰想起來,只是上一次見,他還在蹣跚學步呢。 “我這就去告訴先生,昭姬姐姐來了!”說著,少童丟了斧子,跑開了,一邊跑,一邊還嚷嚷著“先生!先生!” 劉擎感覺自己受到了區別對待! 果然長得好看,比什么內涵都好使,漢末三國時期,很多人都證明了這一點。 “難怪這小鬼頭盯著你看,原來是認得你,怎么你都不認識人家了?”劉擎笑道。 “胡戍那時候才這么小!”蔡琰用手垂下去比劃了一下身高,又湊近了劉擎耳旁輕聲道:“而且長得沒有小時候可愛了。” 噗,劉擎差點笑出聲。 “夫人,能人身旁,盡是能人,此話可別當人面說。” “夫君,我又不傻!”蔡琰嗔道。 劉擎笑了笑,這時,茅廬中傳來了聲音。 “昭姬侄女!” 蔡琰聞聲,連忙拉著劉擎見禮。 “見過先生!” 胡昭身著一襲素灰袍服,頭戴黑色緇布冠,雖是過的隱居生活,卻儀容齊整,觀感極佳,只是面象上,兩頰顴骨奇高,有些礙眼。 “外面酷熱,速速入屋!”胡昭一邊催促,一邊將目光投向劉擎。 “這位便是渤海王吧。” “見過先生。”再度問候。 胡昭點了點頭,“聞名不如見面,昭姬好福氣!” 說完,便與蔡琰回屋了。 劉擎愣在原地,頗為疑惑。 這么熟的嗎?蔡琰說起他的時候,好似沒說有這般熟悉啊! 劉擎跟著入內。 茅廬雖然簡陋,但陳設頗為豐富,主座客座俱全,左側是休息的榻室,右側可見陳列了許多竹簡書籍。 劉擎沒來由想到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陋室。 不過……在他們眼里,自己好像是個白丁。 兩人入座,胡昭也入座,少童十分懂事的上了茶。 “渤海王駕臨,蓬蓽生輝!”胡昭并不迂腐,如劉擎所料,這說明他對自己生平所為,印象還是不錯的。 “昨日才聽昭姬說起先生在此,我便今日前來,多有冒昧,實在是因為我即將赴任并州,無法多在冀州逗留。” 劉擎開門見山拋出一系列說辭,先將鍋甩給蔡琰,因為老先生對她更加客氣。 再不動聲色的引出并州赴任之事,若他追問,便可說出并州牧之事。 然后以退為進,先撇開自己是來招募他的想法,僅僅是前來做客。 果然,胡昭連忙追問道:“渤海王要去并州赴任?” “嗐!”劉擎嘆了口氣,“鮮卑大軍兵臨邊境,朝廷命我為并州牧,今日見過先生之后,我便率軍北上戰鮮卑了!” “渤海王平亂于內,御侮于外,實乃大漢棟梁!” “先生過譽了,擎不過行能力所能及之事,如今漢室衰微,朝廷分立,內憂外患,實乃社稷之至暗時刻,擎身為漢室宗親,尤為痛心!能為國戍邊,護并州百姓安危,乃擎之幸也!” 蔡琰聽著,兩眼放光,差點冒小星星,臉上滿是“我的男人是蓋世英雄”的甜蜜。 聽了劉擎的豪言壯語,胡昭沉默了一會,依舊面色如常的取過茶水,喝了一口。 劉擎蔡琰見狀,也跟著喝了一口,亢奮的氣氛舒緩了下來。 蔡琰喝完茶,繼續望著劉擎,眼里有故事,好似在說:鋪墊的差不多了,可以招募了。 劉擎卻不以為意,大大方方的環顧茅廬內陳設。 突然,劉擎誦道:“山不再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胡昭突然愣住,細細品讀著劉擎之言,古井無波的雙眸中,閃過一絲精光,他靜靜的等待著,劉擎的下一句。 蔡琰對劉擎的舉動也頗為訝異:夫君就是這般,文采說來就來。 方才那一句,寥寥數語,就將一方小小茅廬,與名山大川相提并論,實乃意境深遠,格局宏大。 望著胡昭與蔡琰期待的小眼神,劉擎撇開了點到為止的念頭,決定繼續背下去。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伴隨著劉擎言語,茅廬中的幾人跟著句中事物,目光從臺階,窗簾上瞥過。 劉擎之詞,描繪的恰到好處。 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一記絕佳的彩虹屁,吹得茅屋主人胡昭得意洋洋,令他不由得撅起嘴角,捋起胡須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