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公節,非我小看你我兩軍,孫將軍與鮑將軍都敗了,我看我們還是依公臺之言,按兵不動吧!”張邈道。 “日日如此,我看這滎陽,也沒什么特別嘛,說不定本就是虛張聲勢!”王匡駁斥道。 “可孫將軍與鮑將軍皆敗了,此事非同尋常!”張邈再勸。 王匡默然無語,轉過身,尋了個能望見滎陽城的地方,站著看著。 突然,王匡道:“孟卓,不如我率一營兵馬佯攻,看滎陽城是否有蹊蹺,孫將軍鮑將軍兵敗,恰恰說明,敵軍在外,這滎陽城空虛!” 張邈一聽,不知該如何勸,望了眼陳宮,示意他上去說勸說一番。 陳宮上前道:“王府君,若滎陽城為空城,你便是取了,也未有功勞,因為滎陽城不是虎牢關,袁盟主從未下令要去滎陽城,若遇上萬一,中了敵軍誘敵之計,損兵折將,相反,袁盟主恐會責怪。” “豈能因區區責怪,便畏懼不前!”王匡反應變得更加激烈,然后又對張邈道:“張將軍,我欲引兵攻之,你可伺機而動。” 這一回,王匡顯然沒有商量的語氣,而是告知結果。 伺機而動,聽到這字眼的張邈不由得一陣頭疼,要么別動,要么告訴我怎么動,伺機而動,我不會動! 王匡一意孤行,很快便開始調兵遣將,出營而去。 …… 王匡出營不多時,他行動的消息,便帶到了敖倉,徐榮聽后,百無聊賴的表情終于露出一絲笑意。 徐榮道:“張邈王匡躊躇數日,不肯攻城,即便如此,現今也只有王匡自行行動,不得不說,張邈很沉得住氣,聽聞此人肥碩,難不成所以心如此之寬?” 李蒙哈哈一笑,附和道:“八俊之名,可名動四方,只不過這打仗,非樂善好施那般簡單!徐將軍,王匡既已上鉤,我們軍也該動了!” 徐榮緊鎖眉頭,思慮起來。 原定計劃,就是引張邈王匡攻城,然后自己領兵做黃雀在后之計的,不過,因為張邈按兵不動,讓徐榮有了別的心思。 “報!”信報來了。 “啟稟將軍,王匡起兵兩千,向滎陽東門而去。” 李蒙一聽,困惑道:“他為何放棄近的北門不攻,而攻東門呢?” 同樣的問題徐榮也有,只是他沒有問出來。 很快,徐榮心中有數,同時反問道:“攻東或攻北,與你我而言,有何差異?” “徐將軍,就讓我率軍繞到城東,待其攻城之時,我便擊其后,內外夾擊,王匡必敗!”李蒙雙手拱道,主動請纓。 徐榮心中依然未作決定,他在想,此戰是取王匡呢?還是取張邈呢? 還是,兩個一起取呢? …… 王匡領兵離去之后,陳宮突然來到張邈跟前,面色鄭重其事。 “府君,若王將軍中敵之計,被內外夾報,你救還不救?” “公節有難,自當救之!”張邈不假思索道。 陳宮沒有意外,這很符合張邈的仗義為人。 “府君若救,那營寨何人把守?”陳宮又提出一個問題。 張邈臉上表情漸漸凝重,“公臺之意,敵軍會趁機劫營?” “若是我用兵,必須截殺王匡,引府君前去搭救,再劫兩軍之營,焚燒糧草輜重,如此,即便兩位府君不敗,亦再難以為繼矣!” “公臺之言,不得不防,可敵軍有這般手段嗎?不是說西涼軍,皆是好勇斗狠之輩么!” 呵,陳宮心中冷笑,好勇斗狠之輩,可無法令鮑信孫堅敗的這般慘。 “府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張邈點點頭,表示贊同,于是問道:“若真如此,我軍該當如何?” 陳宮再度鎖眉深思,隨后漸漸舒展開來,對張邈道:“府君,我有計矣!” …… (ps:求推薦票啊啊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