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四月下,谷雨無雨。 劉擎帶著張遼巡視了一趟馬邑,回到陰館軍營,相比北方諸縣,馬邑著實“繁榮”了不少,這種繁榮,主要是人口方面。 對張遼而言,回馬邑,也算衣錦還鄉,在此之前,他不過馬邑一勇夫,加上張遼原本是聶壹的后人,為了避民怨才改姓的張,那怨便是“馬邑之謀”。 如今,張遼血戰鮮卑,援護平城,最終贏得大勝的消息,已經傳遍了馬邑,他本人亦破格提拔為賊曹史,正兒八經的郡吏,就算是馬邑縣令,見了他也要給三面,張遼一家子,從馬邑之恥,變成了馬邑之傲。 “主公,郡丞命在下通報主公,常山有信報到!”留在郡府的禁衛上前匯報,通常人都會將他喊作府君,只有直屬的那批人,會喊他主公。 “文遠,你便留在營中,我先入城。”劉擎拾起剛剛放下的馬鞭,正準備出門而去,轉而又想到一事,回頭對張遼道:“文遠,此次馬邑行的匆忙,只募了一百來人,尚不足一曲,要不讓子佩再陪你走一趟,將這一曲人湊齊,有你表率,參軍必定踴躍。” 張遼一時不解,為何剛從馬邑回來,又要打發他回去,既然是主公命令,他沒多想便應承下來。 劉擎入城時,在城門外發現了一支人馬,一眼就看出,這是自己的兵! 來自常山。 回到郡府,便見張郃與甘來迎了上來。 “拜見主公!” “拜見主公!” 兩人見劉擎到來,連忙躬身行禮,荀彧則在最后面,對著劉擎拱手。 “不必多禮,時間飛逝,我入雁門,眨眼已經十數日!”劉擎說著在主位坐下,目視甘來,“甘來,工坊如何了?” 劉擎如今最關心的,還是生產方面的問題。 “回主公,原有工坊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擴建部分,正在興建,主公命我們打造的鐵器,已經打造了兩百套,我帶來了,此次奉主公召命而來,也帶來一些消息。” “哦?有何事發生?” “傅南容將軍,突然撤離冀州,從太原郡直奔河東而去,不光如此,他還帶上了鉅鹿太守郭典與魏郡太守厲溫,還有南匈奴的右賢王于夫羅。”甘來道。 劉擎轉而望向荀彧,“文若,雁門可有消息?” 荀彧搖了搖頭,“主公派去五原郡之哨騎已回,五原郡一派平和景象,并無戰事。” “來人!速尋郭嘉回來!”劉擎沖堂外喊道。 “主公莫尋了!”郭嘉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來,一襲白衣翩翩而入,數日未見,倒覺得他精神了幾分。 “奉孝,傅南容緊急撤離冀州,河東必有大事!” 郭嘉一步一思,默默走到劉擎身旁的軍師位上。 “主公,向河東而走,并非就是為了河東,從河東入三輔,亦是最近距離。” “奉孝之意,是涼州叛軍有變,長安不保?” 劉擎想了想,歷史上張溫領軍,雖然沒有大敗西涼叛軍,但西涼叛軍最終也是止步美陽,對峙中還因為迷信流星,怕遭天譴主動撤軍了。 難道因為自己的問題,反叛提前了,而攻勢也比歷史上順利? “騫縈可有消息傳來?可有那支消失的鮮卑大軍蹤跡?”劉擎問。 荀彧搖了搖頭,顯然沒有。 劉擎看著輿圖,河東郡告危,若不是長安的問題,那便只有并州的問題了,并州的隱患,也只有南匈奴了,難道南匈奴也提前叛亂,策應西涼羌胡? “以目前局勢看,癥結恐怕在南匈奴之上,南匈奴判亂,可危及河東。”劉擎道。 郭嘉略作沉思,道:“主公之預測,頗為大膽,但目前看,確為可能性最高之事!” “主公,沮公有一信,托我交給主公,而且說,放于城北訓練的一百強兵,突然失蹤了。”說著,甘來從懷中取出一帛書,上前交給劉擎。 劉擎展信一閱,只有兩個字。 “女失” 劉擎眉頭一皺,頓時明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