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分 補樹書屋舊事-《魯迅的故家》


    第(1/3)頁

    一 緣起

    前幾時有一位在東北遠處的中學教員寫信來問我,魯迅“抄碑文”的目的何在,方法如何等等,我仔細的寫了一封信回答了他。話雖如此,也不見得能說得仔細,那是民國初年的事情,年代相隔頗久了,有如書桌的一只多年不用的抽屜,里邊收著的東西多半忘記了,抽開來翻一下,才能慢慢的回想出來。因了談抄碑文,我把紹興縣館的一段舊事記了起來,因為抄碑的工作都是在縣館的補樹書屋所做的,有些事情比較記得清楚的,略記數則,總名便叫作“補樹書屋舊事”。

    紹興縣館原名山會邑館,是山陰會稽兩縣的會館,紹興府屬八縣另有會館在虎坊橋,名為越中先賢祠,清末廢除府制,府城內的山會兩縣合并為紹興縣,這邑館也就改稱為紹興縣館了。不明白是什么緣故,有些人不喜歡紹興這名稱,魯迅也是一人,他在文章中常稱這縣館為s會館,人問籍貫也總只說是浙江。虎坊橋的會館名為越中先賢祠,難道李越縵等人也是這個意思么?前清時因為部吏和師爺的關系,紹興人在北方民間少有好感乃是實情,但魯迅等人的討厭紹興的名稱或者還是因為小康王的關系,在杭州設了小朝廷,還要擺架子自稱紹興,把這庸俗的年號硬給人做地名,這的確是有點可厭的。

    二 會館

    紹興縣館在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北頭,這地段不算很好,因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國以后不在那里殺人了,所以出入總還是自由清凈的。會館在路西,門額是魏龍藏所寫,他是魯迅的父親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幾次說起他過,但他一直在外,在寫匾時不知是否在張勛的幕中。進門往南是一個大院子,正面朝東一大間,供著先賢牌位,這屋有名稱,仿佛是仰蕺堂之類,卻不記得了,里邊是什么樣子我也不知道,因為平時關閉著,一年春秋兩次公祭,擇星期日舉行,那一天魯迅總是特別早起,在十點前逃往琉璃廠,在幾家碑帖店聊天之后,到青云閣吃茶和點心當飯,午后慢慢回來,那公祭的人們也已散胙回府去了。這堂屋南偏有一條小弄堂,通到堂后的小院子,往北跨過一個圓洞門,那里邊便是補樹書屋了。順著弄堂再往前去,后面還有房屋,我也沒有去看過,雖然是在前一進里住過三年。那大概是一間樓房,因為這名為希賢閣,恐怕是供著什么文昌魁星之類吧,向來空著沒有人住。我不知道仰蕺堂而記得希賢閣的名字,這是另有理由的,因為在舊日記中記有這個名字。民國六年七月一日張勛復辟,不久討逆軍進逼京城,城里的人紛紛逃難,有同鄉的官僚來住在閣下,大家不答應,要趕他出去,因此那閣名也就記了下來了。

    三 樹

    會館里的住人要驅逐逃難的官僚,本來也是小事,但是這與補樹書屋很有關系,所以要說一下。舊日記云:

    “七月六日晴,下午客來談。傍晚悶熱,菖蒲溇謝某攜妾來住希賢閣下,同館群起責難,終不肯去,久久始由甘某調停,暫住一夕。”大家反對的理由并不在官僚,而是由于攜妾,因為這會館是特別有規定,不準住家眷以至女人的,原因是在多少年以前有一位姨太太曾經在會館里吊死了。吊死的地方即是補樹書屋,不在屋里而是在院子里的槐樹上,現在圓洞門里邊一棵大槐樹,婦女要上吊已經夠不著了,但在幾十年前那或者正是剛好,所以可能便是那一棵樹。這女吊的故事害得謝某不得不狼狽的搬出,可是對于魯迅卻不無好處,因為因此那補樹書屋得以保留,等他來住,否則那么一個獨院,早就被人占先住了去了。這院子前面是什么堂,后邊是希賢閣,差不多處在鬼神窩中,原是夠偏僻冷靜的,可是住了看也并不壞,槐樹綠陰正滿一院,實在可喜,毫無吊死過人的跡象,缺點只是夏秋之交有許多槐樹蟲,遍地亂爬,有點討厭,從樹上吐絲掛下來的時候,在空中擺蕩,或戲稱之曰吊死鬼,這又與那故事有點關聯了。“補樹”不知道是什么故典,難道這有故事的槐樹就是補的么?總之這院子與樹那么有關系,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四 抄碑的房屋

    補樹書屋本身是朝東一排四間房屋,在第二間中間開門,南首住房一間,北首兩間相連。院中靠北墻是一間小屋,內有土炕,預備給傭工居住,往東靠堂屋背后一條狹弄內是北方式的便所,即是蹲坑。因為這小屋突出在前面,所以正房北頭那一間的窗門被擋住陽光,很是陰暗,魯迅住時便索性不用,將隔扇的門關斷,只使用迤南的三間。這里邊的情形,我所能說的只是在民六春天我到北京以后所看見的事,以前自然是別一種布置,可是我不知道,所以沒有什么可說。魯迅在搬到補樹書屋之前,還在會館北部的什么藤花館住過,但那我更不能知道,或者去查魯迅自己的日記,可以得知年月大概。《魯迅日記》已經發表,有些事情我不再去查考援引它,因為那已是周知的文獻,用不著再來做文抄公的工作,這里只是憑自己的見聞記憶來說,說不定會有點出入。抄碑文的事開始于民國四年,我那時也不在北京,但這抄碑一直抄到民國八九年,有一大段是我看見的,所以可以一說。

    五 抄碑的目的

    魯迅抄碑就在補樹書屋那兩間房里,當初是在南偏,后來移到北邊的一間去了。他從民國元年被蔡孑民招了去,在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部里任職,隨后跟了教育部移到北京來,一直是僉事兼科長,不曾有什么調動。洪憲帝制活動時,袁世凱的特務如陸建章的軍警執法處大概繼承的是東廠的統系,也著實可怕,由它抓去失蹤的人至今無可計算。北京文官大小一律受到注意,生恐他們反對或表示不服,以此人人設法逃避耳目,大約只要有一種嗜好,重的嫖賭蓄妾,輕則玩古董書畫,也就多少可以放心,如蔡松坡之于小鳳仙,是有名的例。教育部里魯迅的一班朋友如許壽裳等如何辦法,我是不得而知,但他們打麻將總是在行的,那么即此也已可以及格了,魯迅卻連大湖(亦稱挖花)都不會,只好假裝玩玩古董,又買不起金石品,便限于紙片,收集些石刻拓本來看。單拿拓本來看,也不能敷衍漫長的歲月,又不能有這些錢去每天買一張,于是動手來抄,這樣一塊漢碑的文字有時候可供半個月的抄寫,這是很合算的事。因為這與謄清草稿不同,原本碑大字多,特別漢碑又多斷缺漫漶,拓本上一個字若有若無,要左右遠近的細看,才能稍微辨別出來,用以消遣時光,是再好也沒有的,就只是破費心思也很不少罷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璧山县| 黄冈市| 象山县| 青神县| 大理市| 贺兰县| 长海县| 遂昌县| 梨树县| 榆社县| 明星| 炎陵县| 万州区| 郓城县| 肥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张北县| 仁化县| 涞源县| 双柏县| 龙海市| 尚义县| 长岭县| 修武县| 太白县| 遂昌县| 河间市| 安溪县| 汉川市| 成都市| 积石山| 富锦市| 临泽县| 宜川县| 阿瓦提县| 安溪县| 江都市| 潮州市| 奉节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