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什么樣的年齡做什么樣的事。但在先秦時期,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應該做什么呢? 在當時,六歲以下的兒童還是特別幸福的,不會被擔心“輸在起跑線上”的狼爸虎媽早早送到幼兒園“開腦”。他們大多時候都在無拘無束地玩耍。 一到六歲,父母就開始教孩子學習數(shù)學,辨別方向。 七歲,被稱為“悼”,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女孩已經(jīng)開始有性別意識了。這個時候最適合讓他們懂得男女有別,要讓他們做到坐不同席,吃不同席,睡不同席。由于七歲時,還不太懂事,即便犯罪,也不會被判刑。 古代人特別注重孝道,八歲時,要學會尊敬長輩。 九歲時,要教他們用天干地支來紀日。 十歲,被稱為“幼”,男孩要離家求學,女孩則待在家里學做紡織、縫紉、刺繡等。 十三歲時,要學習彈奏樂器,還要學習跳舞。 十五歲時,男子要學習駕車射箭,女子已經(jīng)成年,要舉行笄禮。 二十歲,被稱為“弱”,這時候男子已經(jīng)成年,要舉行冠禮。 三十歲,被稱為“壯”,可以應征入伍,為國征戰(zhàn)了。 四十歲,被稱為“強”,可以被舉薦做官了。 五十歲,被稱為“艾”,可以做大夫并參與邦國大事了。 六十歲,被稱為“耆”,可以使喚他人替自己做事了。 七十歲,被稱為“老”,因此,可以自稱“老夫”。沒有達到這個年齡的人,平時自稱時不能帶有“老”字。一到七十歲,就可以告老還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了。如果國君允許辭職,就會賜予幾和杖。如果國君不允許辭職,你還可以繼續(xù)在崗位上發(fā)揮余熱。到了七十歲,如果是在國內(nèi)出差,會讓婦女陪從。如果是到國外出差,還會配備公車。 八九十歲,被稱為“耄”。與七歲時一樣,即便有罪,也不會被判刑。 百歲老人被稱為“期”,能夠活到這個年紀不容易,恐怕要燒高香了。 值得一提的是,與比自己年長五歲的人一同走路時,不能并肩而行,要稍微退后。對于比自己年長十歲的人,應當將其視作兄長一樣對待。對于比自己年長一倍的人,應當將其視作父親一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