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種類繁多,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場合要敲擊不同的鼓來迎合當時的氣氛。那么,不同種類的鼓應該怎么用呢? 祭天時,要敲雷鼓。所謂“雷鼓”,顧名思義,就是聲大如雷。只有聲音足夠大,才能傳到天庭,讓天神聽到。不過是想通過鼓聲告訴天神,您老快來看啊,我們來祭拜您老人家了! 祭地時,要敲靈鼓。據(jù)《周禮·地官·鼓人》記載:“以靈鼓鼓社祭。”所謂“社祭”,就是指對五土之神的祭祀。 祭祀宗廟時,要敲路鼓。其實,“擊鼓鳴冤”中所擊的“鼓”正是路鼓。據(jù)《周禮·夏官》記載:“建路鼓于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以待達窮者與遽令。聞鼓聲,則速逆御仆與御庶子。”意思是說,在天子處理政務的大寢門外建造了一個路鼓,一旦有平民想要伸冤或者有急事稟報,就可以直接敲擊路鼓。路鼓被敲響后,由專門的人負責將擊鼓者的話傳達給天子。屆時,天子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俗話說,“擊鼓進軍,鳴金收兵”。這里的鼓指的是鼖鼓。鼖鼓長八尺,鼓面直徑為四尺,鼓身中段周圍的長度比鼓面周圍的長度增加三分之一。鼖鼓又被稱為大鼓,一旦敲響,聲震四方,之所以選擇鼖鼓,就是為了鼓舞將士奮力拼殺。 此外,征發(fā)勞役以及停止征發(fā)勞役的時候,敲擊鼛鼓。而晉鼓主要用來給樂曲伴奏,可以與鐘、镈一起演奏。 鼓的構(gòu)造也大都不同。雷鼓為八面鼓,靈鼓為六面,路鼓為四面,鼖鼓、鼛鼓、晉鼓皆為兩面鼓。由于天神最為尊貴,所以祭祀時選擇八面鼓。而娛樂在所有事情中是最為不重要的,所以選擇兩面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