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年多年的中央集權(quán)專制可謂是一部“跪拜史”,然而早在周初,跪拜禮就誕生了,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跪拜禮才逐漸被廢除。可見,跪拜禮在古代是極其流行的。 跪拜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主要包括九拜,即稽首、頓首、空首、振動(dòng)、吉拜、兇拜、奇拜、褒拜以及肅拜。 稽首,是九拜中最為隆重的跪拜之禮,主要用于臣子跪拜君王。行禮時(shí),屈膝跪地,左手按在右手上,右手放到膝蓋前的地面上,再將頭叩在地上,還要停留片刻。 稽首 頓首,又叫“稽顙”,起初用于喪禮,后來逐漸演變成請罪之禮,再后來,就變成了書信開頭或結(jié)尾的常用語,如李陵在《答蘇武書》的末尾寫到“李陵頓首”。行禮時(shí),左手按在右手上,拱手于地,然后將頭叩在地上,立刻抬起,不作片刻停留。 頓首 空首,又叫“拜手”,主要是上級(jí)對下級(jí)表達(dá)謝意或君主祭天時(shí)所用的禮節(jié)。行禮時(shí),雙膝跪地,兩手拱合至地面,俯身低頭至手,頭不觸碰地面。 空首 振動(dòng),是喪禮中最為隆重的跪拜禮。行禮時(shí),不但要“頓首”,而且還要兩手相擊,渾身戰(zhàn)栗,主要是為了表達(dá)對亡者的悲痛哀悼。 振動(dòng) 吉拜,與“守喪”有關(guān)。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待服喪期滿,與喪家見面時(shí),就要行吉拜禮。其實(shí),周朝的“吉拜”就是商朝的兇拜,因?yàn)榕c“頓首”相通,所以被稱為吉拜。行禮時(shí),需先“空首”拜,再“頓首”拜。拜時(shí),男左女右,男子左手成掌,右手握拳,左掌覆在右拳上,女子相反。 兇拜,是服喪期間答拜賓客時(shí)的禮節(jié)。行禮時(shí),先“頓首”拜,后“空首”拜。拜時(shí),男右女左,男子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右掌覆在左拳上,女子相反。 奇拜,又叫“雅拜”,跪拜時(shí),先屈一膝,再屈另一膝,且只拜一次。 褒拜,又叫“報(bào)拜”,主要是在行拜禮時(shí)用于第二次或第二次以上的回拜。 肅拜,又叫“手拜”,是專為女子設(shè)計(jì)的跪拜禮。據(jù)《朱子語類》記載:“問:古者婦人以肅拜為正,何謂肅拜?曰: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為肅拜。”意思是說,古代婦女是以肅拜為正禮,但什么是肅拜呢?雙膝齊跪,兩手著地,但不必低頭就叫肅拜。 肅拜 跪拜禮最初只是一種禮儀,并沒有多少尊卑貴賤的成分。因?yàn)楣湃讼矚g席地而坐,其坐姿如同跪姿,只要身體稍微前傾,就可以行跪拜禮。可以說,跪拜禮在當(dāng)時(shí)是一種極其方便的禮節(jié)。但隨著椅子的發(fā)明,坐姿被改變了,但跪拜禮卻被延續(xù)下來,并且被賦予了尊卑貴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