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球帆。 略懂帆船的人都知道,西式的軟帆船正面順風的利用率不高,比硬帆低上不少。但是,軟帆船沒有硬帆受力面積的制約,所以可以做得很大來彌補順風的不足。 為了進一步提高順風航速,又加裝了球帆,那就是船首垂直海面的一塊四角帆。 因為帆面吃風面積大,重心又低,幾乎與船首平齊,所以是提速最明顯的一塊帆。 正面滿風的情況下,若是風力過大,都不敢張滿。因為帆力太大,有時候甚至能把木結構的船拉散架。 中世紀的西方帆船為了追求速度,有的還把球帆裝的比船首還低,壓低了帆船重心,又快又穩。 現在海面上雖然風力適中,但是主帆還沒升,就直接開球帆,船工們自然心有疑問。 這要是...... 不過,唐奕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船工也只得照辦。 砰!! 帆繩的扣子一開,船首一面大帆砰的一聲張滿,震得人耳朵發麻。 還沒等大伙兒反應過來,只覺船頭猛然向下一扎,有如脫疆之駒,直接就射了出去。 得虧這是小船,若是大船,只此一下,不說散架,帆繩、桅桿也全得被拉斷不可。 咣當! 不出所料,毫無準備的憤青王一個不穩就載到了地上,摔得王安石是七葷八素,混身都疼。 可是,王介甫這時候已經沒有心思和唐奕較勁了,滿腦子就一個想法: “怎么這么快!?” 船上同樣震驚的,還有曹佾等人。包括祁雪峰,此時也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速度......” 唐奕得意地看了一眼祁雪峰,“還能再快!” 說著一聲令下,船工領命,升滿主桅桿大帆——三角橫帆,反正只要是塊布就都抻平了,船速登時再升一大節兒,達到極限航速。 準確地說,這艘船還不是嚴格意義的軟帆船。因為唐奕不懂行,船工們為了求穩,主桅桿用的還是硬帆,只不過在副桅、前后,又各加了唐奕所設想的三角帆。 所以,不光是船身是四不像,帆也是四不像,是硬帆與軟帆的結合體。 不過,哪成想,歪打正著,就連唐奕自己也不知道,其實后世的帆船發展到現代,最合理的帆力組合,就是硬帆加軟帆的組合。既有硬帆船的操控性,又有軟帆船的受風面積和航速。 只現在這艘實驗用船來看,用后世的單位來看,速度已經達到了十節左右。換算成大宋的里,大概就是每個時辰航行七十余里。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比福船何止快上一倍。 當然,這還只是正常航速,若是合適的風向和海況,比如現在,速度還能快上將近一倍。 速度與激情,不論古今,男人于速度都有著近乎偏執的狂熱。 除了陸上奔馬,這世間能體驗極致的速度也就只有當下了。此時,船行已穩,有如一支飛箭,在海上突進。 眾人無不聚于船首,腳下飛艦分海破浪,前方海風拂面掠過,幾只鷗雀逐船而飛,久久不散。 此等感受,絕非尋常古人可享。 一直不顯山不漏水的程家兄弟,此時卻是擠到前排。程顥感嘆:“這就是唐師要求索四海的利器嗎?” 唐奕笑罵:“怎么,不夠利嗎?” “夠......夠!”程顥滿臉喜悅。“有此飛艦,航穿四海也屬易事。要是能證明天下是圓的,那就更好了!” 程頤也接話道:“王則海此次出海,必要讓他一路向東航穿天下。要是真能佐證地圓之說,那唐師交代的任務我兄弟也就有把握了。” 唐奕笑著搖頭,“想得美!王則海此去,不會航穿四海。” “為什么?”二程急了。 “地圓之說至關重要,王則海怎可......” 唐奕道:“則海第一趟出航,只求穩妥,不求全功。” “可是......” “沒什么可是!”唐奕不容有疑。 二程的心思他懂,但不能急于一時。 “怎么?”卻是祁雪峰疑惑出聲。“這里面有何門道?” 唐奕解釋道:“這一次,我只想讓王則海沿信風東去,再到極南之地,沿海風而回,不打算讓他冒險。” “為何?” “若真如你我所料,天下至圓,那么若是再向東行,應該就是大食之境,(那時候不管歐洲,還是西亞,國人都叫大食。)冒然前往,實屬兇險。” 祁雪峰點點頭,心中仍有不解,怎么二程這兩個小兄弟這么希望證明天下至圓呢? “你們又不出海,怎么這么上心?” 別看程頤比祁雪峰小上不少,可人家是正二八經的進士,自然倨傲。洋洋自得道:“出海對我們不重要,但是出海的結果對我們很重要!” “哦?” “少聽他顯擺!”唐奕玩罵一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