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一早。 蓉城商廈,楚天耀剛到辦事處,發現辦公區里的坐著的眾人似乎格外清閑。 “這是怎么回事?” 楚天耀目光一轉,望向一臉頹色的杜國盈。 “楚總,你說的沒錯,這個月跟我們取消合作的經銷商數量越來越多,已經超過五成了。” 雖然很不想,但一大早杜國盈還是將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楚天耀。 經銷商的流失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快。 “我們打通的零售渠道呢?” 蓉城辦事處大多都只是在負責蓉城及周邊的業務,按理說不至于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才對,楚天耀心中一凜,也是開口問道。 “各大超市的訂單是有的,但進貨量明顯變小了,特別是以百樂商場為主,訂單量少了一半。” 聽到杜國盈這話,楚天耀眉頭微皺。 之前跟陸立強合作是說好的,但如今突然削減了進貨量,不得不讓人起疑。 “不單單是百樂商場,隨著那些洋牌子流入市場,對咱們的影響也不小,現在很多超市都傾向選擇國外啤酒,那些洋牌子的市場似乎還不錯。” 杜國盈說著,伸手拿出一份報紙遞到了楚天耀手里。 報紙是前兩天的,楚天耀抬眼一看,便是發現了一條醒目的標題。 “洋啤酒流入國內市場,消費熱情空前高漲!” 在這行黑字加粗的標題下,密密麻麻寫了幾百字的內容報道,其中介紹了這兩年來外資涌入國內啤酒市場的情況。 以嘉士伯和百威為首,另外還有藍帶,貝克兩大國外啤酒公司,紛紛是在國內以收購或合資的方式建廠。 港城那邊的生力啤酒也沒閑著,大舉進入羊城,意圖開墾大陸南方的啤酒市場。 北方有哈啤、華潤和燕京,南方有生力和諸多外資啤酒廠,東西部老牌企業林立,整個國內的啤酒行業形勢,似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