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是可惡,這些洋鬼子不惜成本搞營銷,甚至給經銷商大規模讓利,不就是來掙咱們華夏人的錢嗎?” 辦事處里,杜國盈義憤填膺道。 楚天耀拿著報紙,則是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里。 一切都比自己想象中的來的早了一些,但具體的情況并沒有發生變化,外資進入國內啤酒市場,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楚天耀反而并不擔心這一點。 外資在國內水土不服可不是一兩年了,這次不甘心的想要卷土重來,估計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只是,如何挨過這段激烈的競爭時期,才是楚天耀最需要考慮的。 當然了,眼下最該著急的不是楚天耀,而是以青島啤酒為首的一眾國內大廠。 …… 蓉城,青島啤酒分公司。 王仲達看著手下人送來的市場報告,臉色亦是有些不太好看。 “這些洋鬼子想要做什么?一來就想跟咱們燒錢打仗?” 將手中的報告狠狠地扔在桌上,王仲達很是生氣道。 對于這些外資燒錢式的營銷手段,著實是讓他火大,國內雖然不乏啤酒大廠,但與這些資本雄厚的外資相比,自然還是差了一大截。 就拿嘉士伯來說,這可是世界上第四大釀酒集團,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已經成立了,比可口可樂還早了五十年,論資本就算是國內幾大啤酒廠加在一起都不夠別人的身家。 早在1978年,嘉士伯就在港城建廠,通過海關銷往內地,1992年直接花錢在粵省建造了內地第一家嘉士伯啤酒廠,只不過當時的公司高層都是精通粵語和英語的港城人,決策權也在港城總部,決策滯后,使得這兩年嘉士伯雖然搶先登入內地市場,但一直都是名聲不顯。 直到最近各大外資紛紛涌入華夏市場,嘉士伯不甘落后,先后重資收購了惠州等地的啤酒廠,甚至不惜花錢做廣告、燒錢籠絡經銷商。 這樣簡單粗暴式的營銷方法,讓嘉士伯的啤酒不僅遍布了粵省等南方地區,甚至也逐漸在往西南地區傾銷。 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西南地區的幾家龍頭啤酒企業。 “燕京在北方大規模收購,妄圖入主中部地區,而華潤在長江沿岸各地建廠,實行就地分銷,現在總部那邊壓力也不小,所以更需要咱們能開拓西南市場。” 總經理辦公室,王仲達沉聲說道,面前站著的幾位公司高層也都是倍感壓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