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小胡的來信-《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2/3)頁
19世紀,建立在不可逆基礎(chǔ)上的熱力學大行其道,這讓以可逆性作為基石的拉普拉斯妖元氣大傷。20世紀,困擾人類長達百年的雙縫干涉實驗成功證明因果律在微觀世界徹底失效,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也說明再厲害的神獸也無法看清微觀世界的全部面貌。
更悲傷的是,即使拉普拉斯妖已經(jīng)徹底死掉,不厚道的人類也不愿給這個短命的神獸留下最后的尊嚴。因為,由宇宙最大熵、光速、以及將信息傳送通過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得來,拉普拉斯妖的算力上限已被證實約為10120比特,如此以來,那驚人的算力也不可能在物理帝國存在。
170年前,巴甫洛夫用食物、蜂鳴器和幾條狗做實驗。正常情況下,狗見到食物就會分泌唾液,聽到鈴聲卻沒有任何反應。但在巴甫洛夫設(shè)計下,每次喂食前都有一個蜂鳴器響起,久而久之,這個聲響便有了意義,那是食物來了的信號。在這之后,即使沒有食物,這只好吃的狗狗也會一聽到鈴聲,就忍不住嘩啦啦流口水。蜂鳴器響聲成為了它快樂的源泉,就像我們聽到“叮咚”聲,就釋放出快樂的多巴胺。
實驗表明:原來并不能引起某種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鈴聲、紅燈),由于它總是伴隨某個能引起該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現(xiàn),如此多次重復之后,這個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該本能反射,稱為經(jīng)典性條件反射。
原來一個人的反應可以不經(jīng)大腦思考,而以意識形態(tài)先入為主、對邏輯思辨抗拒。雖然是生物學實驗,但這為人類社會學開辟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
單身工科男從實驗中開竅,悟出了史上最強的把妹法。具體方法是每天給心儀女同學的買早餐,堅持一兩個月并且緘默不語。當妹子已經(jīng)對你每天的早餐習以為常時,突然停止送餐,她心中一定會產(chǎn)生深深的疑惑,同時會滿懷興趣與疑問找到你詢問,這時一鼓作氣將其拿下。所以巴甫洛夫的狗又被稱為“巴甫洛夫的單身狗”。
當然這也并不全是好事,二戰(zhàn)時的希特勒解讀了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通過教育、洗腦等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給世界帶來沉重的災難。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jīng)完全被這種“條件反射”操控了。
一聽到新消息“叮咚”聲,就立即拿起手機。
一看到微信界面的紅點提示,就忍不住馬上動手點開。
這不就是巴甫洛夫當年一手馴化,而后名揚天下的巴甫洛夫的狗嗎?
早在公元1200年,數(shù)以千計的科學家癡迷于永動機不能自拔。到了19世紀,熱力學蓬勃發(fā)展,各類永動機被一一槍斃。
這時候,讓愛因斯坦都崇拜不已的電磁學大牛麥克斯韋創(chuàng)立了物理學史上第三大神獸——麥克斯韋妖。如果這神獸真的存在,或許創(chuàng)立永動機就不是夢了,走向熵寂的宇宙也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麥克斯韋妖,是在麥克斯韋假想的妖,它能探測并控制單個分子運動,麥克斯韋意識到自然界存在著與熵增相拮抗的能量控制機制,但無法清晰說明這種機制,只能詼諧假定一種“妖”。簡單描述,一個絕熱容器被分成相等的兩格,中間是由“妖”控制的一扇小“門”,麥克斯韋妖個頭迷你,沒啥特別的本事,但眼神好,反應敏捷,能準確地探測并控制單個分子運動,迅速把快速移動的分子從從左盒丟進右盒,把慢速運動的分子從右盒丟進左盒。因此,這個小盒子不僅左右部分形成了溫差,還實現(xiàn)熵的自發(fā)減少。
盡管人們希望這帶領(lǐng)宇宙違背熱力學第2定律的麥氏小妖真的存在,但在紀律森嚴的物理帝國,心地單純的麥氏小妖同樣命途多舛,它困擾科學家150余年,迄今仍不知是死是活。20世紀50年代,信息熵的概念被提出。麥克斯韋妖若要實現(xiàn)熱力學上的熵減,勢必需要獲取分子運動的信息,不耗損能量而獲得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孤立系統(tǒng)中麥克斯韋妖不可能存在。這只小妖精可能只是人類想象中的救世主,并不存活于世。
不過,信息論在熱力學這兒插了一腳后,麥克斯韋妖存亡之戰(zhàn)愈加精彩。有人通過“信息擒縱閥”使系統(tǒng)逐漸遠離平衡態(tài),發(fā)現(xiàn)人造麥克斯韋妖,不過這種學說沒有得到大眾認可。
得到更多人認可的是薛定諤在科學經(jīng)典《生命是什么》一書中提出的觀點:生命就是一種熵減。也就是人就是妖,妖就是人。
麥克斯韋妖是科學家眼中真正的救世主,如果它真的存在,那老人可以華發(fā)變成黑發(fā),宇宙能從熵寂走向重生。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喊出“人是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我們前所未有地在人身上找到價值和尊嚴,莎翁的《四大悲劇》更是被奉若圭皋。
但在科學殿堂,數(shù)學卻以精密的計算將這種驕傲擊得粉身碎骨,莎士比亞的猴子像石頭縫里蹦出的孫悟空顛覆了人類三觀。
1909年,e.波萊爾在一本談概率的書中提出了無限猴子定理,該定理認為:如果無數(shù)多的猴子在無數(shù)多的打字機上隨機打字,并持續(xù)無限久的時間,那么在某個時候,它們必然會打出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
嚴謹?shù)臄?shù)理邏輯證明讓這事實看似鐵板釘釘,但現(xiàn)實的人們卻嗤笑這是天方夜譚,2003年,一家英國動物園的科學家“試驗”了無限猴子定理,他們把一臺電腦和一個鍵盤放進靈長類園區(qū)??上У氖?,猴子們并沒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詩,打出的只是5頁幾乎完全是"s"的紙。
莎士比亞的猴子猶如跳梁小丑被狠狠地打入地牢,然而這個身懷“無限可能”絕技的神獸漠視著愚蠢的人類。
100年后在谷歌ai系統(tǒng)的機器學習代碼中,莎士比亞的猴子展露神跡。盡管谷歌并未讓一只猴子敲鍵盤打造出莎士比亞的著作,但被視為“莎士比亞猴子”的ai已經(jīng)能夠開始寫出詩歌了。
這讓傲驕的人類瑟瑟發(fā)抖,開始重新思考自我,重新審視這只可以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的莎士比亞的猴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贵州省|
衡南县|
黑龙江省|
孙吴县|
孙吴县|
城固县|
桓台县|
海原县|
明溪县|
宁河县|
罗山县|
加查县|
厦门市|
同仁县|
贵溪市|
桑植县|
凯里市|
元朗区|
育儿|
桃源县|
沙坪坝区|
武邑县|
麻城市|
双柏县|
互助|
应用必备|
呼伦贝尔市|
宾阳县|
丘北县|
德令哈市|
思南县|
民县|
塔河县|
菏泽市|
五河县|
额济纳旗|
深泽县|
得荣县|
黎川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