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零二章 生命智慧三-《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2/3)頁

    “也許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從外圍來分析一下。剛才我們的狀態,與坐禪的要求狀態,有些什么共同點,僅憑我們的經驗,也可以分析。畢竟,我們都有坐禪的體驗,況且,剛才發呆的狀態,我們也沒忘記。”

    這倒是可以對比,記憶還是熱的。原來的坐禪,也天天在練習。

    “我們剛才,是不是這樣一種狀態?表現出什么都沒想什么都沒做的樣子?甚至連眼神動沒動過,我們都沒察覺?但是,這種狀態,又與小胡所說的昏迷或者是嚇呆的狀態,有區別,畢竟,當時,我們還有了解身邊狀況的能力。比如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在看什么,湖水與彩霞的顏色與狀態,平靜無風的安定感,以及身邊有時發出的聲音,我們都能夠知道,這不是傻,只是沒有動。沒動心思,沒動身體,對不對?”

    我們承認,我們剛才都處于這種狀態之中。萬老師的描述,我與小胡的點頭,明確了,我們當時,處于同一種狀態之中。

    “所以,第一個特點,是沒動心思。但我們直覺的能力,并沒有消失,只是停留在直覺上,沒有加以思考與行動。第二個特點呢?是我們突然停止了平時的習慣。過去,我們看到一種現象,總是有思維推理與情感選擇的沖動,而剛才,我們既沒有主動思維,也沒有情感選擇。沒判斷,沒行為,這種狀態下,我們雖然說不上有多么幸福,但至少,沒有感覺到痛苦,對不對?”

    我們都聽明白了,這就是參禪時,師父們的要求啊。保持直覺,但不要推理不要判斷不要感情不要行動,只是停留在直覺上。在參禪時,師父要我們只停留在話頭上。在念佛進,師父只要求我們停留在佛號上。那持咒的,大概也是這種要求。我們剛才,難道,無意識中達到了么?

    不敢想象,一直追求的東西,曾經在我們身上經常出現。如果這種狀態,就是定的話,那也太平常了。

    “也許沒那么簡單,如果定,就類似于我們平常發呆的樣子,那師父早就告訴我們了。但我從來沒聽過來人說過,發呆就是參禪。”小胡說到:“或許只是某種類似,但肯定不是。如果有發呆這個例子,如此形象而人人都懂,師父們何必繞那么多彎子,給我們說禪呢?”

    這倒也有道理。

    當然,都強調直覺,的確是共同點。我們喝了一點茶,熱水入口,我們的思維與交談欲望,開始變得熱絡。

    當我們注意到自己剛才的坐姿時,才發現,可以算是太隨意了。參禪要求七支坐法,而我們三人,剛才發呆時,有蹺腿的,有箕坐的,而萬老師,當時仿佛是采取的蹲式,如同在上衛生間。

    怪不得他是第一個說話的,這姿勢堅持不了好久,不是下面憋不住,就是上面憋不住。想到這里,我不懷好意地笑了。

    “你笑什么?”

    “沒,不自覺地笑一下,難不成,有罪?”

    “無妨無妨,離苦得樂,不管啥原因,效果總是好的。”萬老師倒也幽默。

    “思極于八荒之外,而呆坐于方寸之間”萬老師不知道哪里來的靈感,突然冒出一句,然后感嘆到:“直覺,是不是最快的思維方式呢?”

    “從心理學上來說,因為沒有判斷與分析,當然是最快的。”小胡解釋到。

    “究竟有多快?”我繼續問到:“也許快過光速吧?比如,我們看見十萬光年之外的星體,作出判斷,此時光已經走了十萬年了,我們卻一下就判斷出來。有時,我們突然可以回溯歷史,仿佛回到戰國時代,有時我們想象未來,以至于想到星際旅行。這種意識的速度,真的可以突破光速的限制嗎?”

    “也許真有這個可能。畢竟,意識是一種信息,不是一種物質,它沒有質量,所以也不受相對論的限制。相對論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物質的速度越快,越接近光速,那么它的質量就越大,就越接近于無窮大。所以,光速如同一道鐵門柵,阻止我們更快。但,我們的意識不一樣,它沒有質量,你乘以百億倍,還是為零,所以,意識的速度,或許可以無窮快。”

    理論上倒是可以成立,但意識的范圍與速度,好像沒有邊一樣,只是被我們的身體與感受所束縛,沒有沖破這個生理框架而已。這個速度與范圍的理論,可以解釋,為什么意識對現實,有超越性。

    小胡仿佛沉浸于一種思考中,開始自言自語起來。或許對于聰明人來說,留在自己意識的獨立性中,很舒服的樣子。如同大腦隨機的舞蹈,但音樂,從哪里來呢?

    “我們平時的思維,映射著身邊的現實世界,映射著我們這個宇宙的特點,所以,思維的路線是曲線的,是彎的,最終回到出發點,如同環游地球的船舶。如此執著地劃圈,只是因為地球吸引力的存在。而對于我們來說,直覺本來是可以直線行進的。當這個直線先進的速度夠快,甚至可以沖突那表面的球狀膜,抵達外部的其它平行宇宙,這就是直覺或者智慧的意義。”

    他說到這里,仿佛進入發呆的狀態。我們怕他越說越遠,搞得如夢囈一般,我們聽不懂是小事,他思維回不來,問題就大了。

    我的問話,如同地心吸引力,把他拉了回來:“你停下,你剛才說了環球旅行的概念,說地心吸引力,讓我們貌似的直線,其實在畫圈,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是一個減熵行為了,對不對,萬老師?”

    “對啊,從過程上來說增熵,從結果來說減熵。”萬老師繼續說到:“那么,意識,如果僅僅用來反映這個世界,也模擬這種減熵效果。但是,為什么本該超越的直線,變成了曲線了呢?是生命減熵的本能所在?”

    小胡語言平靜但很穩定:“這是生命的慣性。如果生命有這種慣性,說明生命中有一種本能,讓我們在這世界變成它的一部分。但生命中的意識卻有一個突破這個世界的功能,我們沒有用它,甚至沒有注意到它,這個功能,也許可以叫做超越的智慧。”

    什么意思?這就比較玄幻了。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本能呢?”這是順理成章的問題了。

    我們陷入了思考之中,萬老師果然又是最先發言的。“或許,生命與世界最本質的區別,是感情。如果把感情當成意識的地心吸引力,那么,是感情讓我們留在映射這個世界的范圍,不讓我們飛出去。我們只思考與自己感情有關的事,其它的能力,被我們有意地,或者說有感情地忽略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宣化县| 临江市| 财经| 涪陵区| 临漳县| 高密市| 罗田县| 镇宁| 临江市| 金华市| 龙州县| 泽普县| 两当县| 喀喇沁旗| 清丰县| 新乡县| 札达县| 深州市| 新绛县| 延边| 南宫市| 外汇| 布尔津县| 霍州市| 洛浦县| 察隅县| 屏山县| 来凤县| 宜章县| 湖北省| 永安市| 玉屏| 雅江县| 梧州市| 崇明县| 商河县| 苏尼特左旗| 万安县| 柳江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