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邏輯的力量-《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在科學問世之前,古人對夢的觀念與他們總體的世界觀必然完全一致,即習慣將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事物,投影到外部世界的現實中去。
我說到:“萬物有靈的精神現象,產生于蒙昧時期,是不是一種精神現象呢?”
“倒不如說是精神與心理在認識層面的模式。這解釋了清醒狀態下,夢殘留在清晨的記憶給人的主要印象。因為相對其他精神活動,在這殘留記憶中似乎有全然陌生的東西,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萬老師的回答,顯示出他作為哲學老師特有的嚴謹,并且,作為反對神學的工具,哲學一直把嚴謹的邏輯,作為自己的武器。
小胡補充到:“這也許是解釋夢境中,宗教或者神啟模式的來源,它已經流傳很久了。”
我打趣到:“神啟這事,本來是專指天主教的,但在中國也有市場,比如周公解夢,再比如中國歷史上,許多巫術。更有甚者,古代帝王做夢后,也需要大臣對它的現實意義或者神靈提示,作出解釋,并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所以,夢的預測如果說來自于迷信的話,那它就對古代歷史,影響太大了。”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史中,有許多帝王夢的記載。有帝王之母夢里受孕的,有因夢而改變政策的。包括程咬金,也因夢里神仙的傳授,得到了三板斧的技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與其說都完全相信它,不如說,自己愿意相信它。畢竟有神仙啟示的渠道,很占便宜的。
萬老師開始了他教科書般地講授:“如果認為夢的超自然來源說在今天已經沒有市場,可就大錯特錯了:那些虔信派和神秘主義派的學者自不必說——他們執迷于曾占統治地位的超自然領域的殘骸,直到這些殘骸被科學解釋掃蕩一空。與他們不同的是,我們也經常能發現一些思想敏銳、排斥各種奇談怪論的學者,也相信超凡神力的存在和影響,并以夢這種現象的不可思議性來支撐對這些力量的宗教信仰;還有些哲學流派,他們對夢的看法清楚地表明,夢是神圣的,這一古老觀點仍未絕跡;某些思想家仍在爭論夢是否具有預卜未來的力量,這是因為從心理學角度所做的解釋無法應對日積月累的海量材料。盡管凡是堅持科學立場的人,都會旗幟鮮明地排斥對超自然教條的信仰。”
“那時,科學還不占主導地位,人們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判斷是非的線性方式中。”小胡講解了線性思維模式的原因及表現。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完整的思維模式理論,并且,將之與人類思想史聯系起來。
所謂線性思維,即是時間的延長和空間的增加,這是數量的變化。在過去的牧業或者狩獵時代,空間的約束和變化,讓人們意識到領地、線路及方向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呈線性增加或者減少的。比如,范圍的增加,可以增加捕獲獵物的數量。時間的延長,可以讓放牧的牛羊體重增長更多。而當時衡量人生的標志,是時間的長度和空間的廣度,也是按線性分布的。
長壽的愿望,是時間長度在生命中起決定因素的表現。而范圍的大小,是權力的標志,管理或者擁有的場地越大,越有權力。
我馬上意識到:“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也有這個特點。并且,可以給予數學化的表達。”
萬老師問到:“你舉例說明?”
“井田制,是空間范圍的數學表達。易經也是數學表達。而時間,在農業社會,好像是個圓,因為四季更替的大致結果,在農業收獲上,幾乎是一樣的。這就像太極圖,世界統一于一個圓中。”
“確切地說,是線性數學的表達,對不對?”小胡問到。
“當然,沒有平方和開方,也不需要立體幾何的知識。”我也是學過幾天數學的,我的回答不嚴謹,但有趣。果然,他倆都發出了笑聲。
“線性思維的最大特征是,對事物的單一判斷。也就是單純把事物分為好與壞、美與丑、行與不行。這種思維方式,僅在少部分典型事例中有效,面對復雜的現實,漏洞太多,給迷信留下了空間。”
當小胡說到迷信,說到宗教時,我發現,我們三人都巧妙地避開了佛教。雖然貌似古今中外的事例都在高談闊論,但我們避開它,是因為,我們不能一下就進入最關鍵的主題,需要鋪墊。
但我此刻腦袋出現了一部經典,是佛教的《梵網經》,網是什么,是線性思維的組合。只不過,再密的網也只是線條組成的,漏洞太多。
“邏輯出現了,于是世界得以改觀。”萬老師興奮起來:“邏輯說的是面的事,也就是事物的兩面性,于是,人類思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哲學階段。”
“你說得不錯。關于夢的解釋,人們注意到,總有成對的因素來分析夢的本質入特征,產生了大量的思想成果,這就是邏輯的力量。”小胡肯定了萬老師的說法。
他繼續說到:“比如說對夢的概念,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夢的產生與消亡的因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巴林左旗|
慈利县|
桓台县|
页游|
肥城市|
霸州市|
武陟县|
泽普县|
信阳市|
波密县|
五常市|
滕州市|
抚州市|
阳朔县|
石河子市|
屯留县|
临安市|
招远市|
南漳县|
天等县|
田林县|
麦盖提县|
高邑县|
甘孜|
乌兰县|
大荔县|
甘孜县|
大英县|
新干县|
磐石市|
天津市|
元江|
北川|
永昌县|
弥渡县|
衡阳市|
仁化县|
朝阳县|
隆子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