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八十八章 兩個熱心人-《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3/3)頁

    這話問得,好多委屈不知道該怎么描述,這是自己的妻子問的,重聚后最為親切的話了。她關心我的,她沒有把我當外人,從這句話中,我體味到復雜的感情。

    “沒事,妍子,你一個人在外,才最苦,哥是男人,不苦。”

    “哥,實話實說吧,你也不需要瞞我,你找我找得苦,我知道,你等我等得苦,我也知道。不管你到哪里做什么,心里丟不下我,這就是苦了。”

    這是好理解人的話啊,是的,我始終丟不下她。即使與小池在一起時,也有她的身影,這就是苦。她是多么理解我的啊,但是,既然知道我苦,為什么要拋棄我們,離家出走呢?難道僅僅是為了贖罪?難道是命運迷信中的自我懲罰?難道佛教中有孟婆湯,可以讓人忘掉舊情,而不在乎?

    “哥,其實,人生就是苦的。剛才我所說的,你的苦,就是苦的一種:求不得苦。這是佛家最重要的理論:觀受是苦。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原因。”

    她說了一大通理論,讓我一時還理解不過來。現在的狀況是,她能夠理解我,而我不能理解她。從學生到老師,她與我的角色轉變,僅僅用了大半年。難道,我這么多年學的東西,比不上她大半年嗎?

    我第一次對自己所學的知道,產生了懷疑。莫非,我學的,書房書架上的,全是假的知識?

    妍子敏感地看出了我的迷惑,她轉移了話題:“哥,要講佛法理論,也許我只是個小學生,但要講真實體驗,我這幾個月還是有一些的。我只是想告訴你,我在外學佛,并沒有你想象的那樣苦,甚至,我還得到了許多快樂,雖然這些快樂跟你形容不出來,但是,那就是快樂,我不苦。”

    她看了看我,眼神中有愛和憐憫,以及對我的關懷。“哥,師父告訴我,我塵緣未盡,因為我對你對爸媽對這個社會,還有因緣,還有感情。師父把我帶到福建一個寺廟,那里有一個老和尚,他據說是悟了道的,他說我有一個大因緣,在這個世界上,我若完成了這個因緣,比我自己出家念佛,還有意義。我問他有什么因緣,他沒回答我。回南京不久,就接到爸的電話,我就知道,我該回來了。”

    “我回來要守居士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我發過的誓言,我準備一生尊崇它。但是,我知道,哥,這對于你來說,恐怕有點不太適應。哥,這就是我的情況,希望你能夠理解。”

    這一通話,既讓我感動,又讓我遺憾。她不放棄她的佛教戒律,我們還能夠做夫妻嗎?但是,時間,我相信,時間會改變一切。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在生命的河流中,在社會的河流中,我們如一棵水草,靜靜地在水底搖擺,看著時光流淌,總有魚兒游來。

    “我理解,妍子,有里是家,按你自己的意愿生活,我意見。我見到你,就是很大的幸福了,其他的,我不奢求什么。按佛教的說法,就是一切隨緣,是不是這樣說的呢?”

    我對佛教理論的理解,只能到這種程度,在妍子面前,不敢信口開河了。

    “算是對吧,哥,你有什么要求或者問題,盡管向我提,不要拘束。至少,我們還是夫妻,你對我的好,對我爸媽的好,我都記得。至少,你開心,我也會開心,對不對?”

    “沒啥要求了。妍子,一切順其自然,就當我們重新過一回。”我回答到這里,覺得這話風有點嚴肅,不是很自然。于是想轉換一個話題。

    我問到:“昨天晚上,你打坐前,念的東西,你說有三個內容,你只回答了一個內容,其它兩個呢?”

    “你真感興趣?”妍子認真地看著我,如同老師看著學生,我心有點虛。

    但事已至此,不得不發。我點點頭:“我想聽聽。”

    “第二個內容,是安心的。我不知道你讀沒讀過《心經》,最后一段話,就是那句謁語,我念的就是那個。”她說到這里,雙手在腿前,結了一個定印。這個手勢我很熟悉,因為我們最開始在云南打坐的時候,也是這樣結印的。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她念完,我問到:“這句是什么意思呢?”

    “你不要管它是什么意思,只要按這念就行。你相信這句話不是白來的,相信它有力量,它就有力量。你的心相信,它就對你的心起作用。這就是安心的竅訣。”

    我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現場就拿一本心經來看,想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妍子就這么神,她已經看出來了,說到:“哥,你是不是想看《心經》,找道理?這是你的思維習慣,任何事,非要想通了,明白了,才去實踐。但是,沒有必要呢。哥,只有開悟了的人,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現在,都是借假修真。我們只要實踐就夠了,況且,要真理解,我們現在都做不到。譬如修行是要上天安門,你不必想清楚方位,上下,左右,順直,再來規劃路線,確定時間,然后再走。前人已經走過,這條路就在這里,你按著前人摸索出的路,走下去就行了,就會到達目的地。如果按你的思路,一切看清想好,除非你是天上的鳥兒,會先飛一遍天安門,再回到地上走,你我能嗎?”

    這一通教育,真是讓我佩服她了。她說的理論幾乎就是實踐的理論,一切按有用沒用來理解,也是很有道理的。

    “就說理解,哥,你看的書比我多,《心經》是所有佛經中最短的,你試著理解看看,有可能嗎?”

    我看著她,她結著定印,正襟危坐地在身邊的椅子上,背誦起了這個最短的經典:觀處在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深時,照見五蘊皆空……舍利子,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她很快背誦完,字字句句都那么清晰,但聽得我一頭霧水。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理解的思路從何想起。

    “我還真不懂是什么意思,即使是敘述性語言,我也不太明白。”我老實承認,自己是個門外漢。

    “現在不需要你理解,你只記得,這個謁語能夠安心就夠了。扁擔能夠挑水,你何必問扁擔的木頭來自哪個山上?何況,我也只是初學者,也無法正確解釋這里面的深意。我只是按師父的教法,感覺到對自己有用,就行了。”

    好吧,我不好再問,這佛法這方面,業余的和專業的就是不能比。我看了這多書,只是個業余的門外漢。她只是在廟子學了大半年,就可以在佛學知識上,吊打我這個門外漢了。

    也許,如知識豐富的小池,在妍子面前,也無法展開她的辯論了吧。想到小池,我不敢直視妍子的眼睛。

    但是,這又有什么可隱瞞的呢?妍子是一直知道的啊。我跟小池,還是妍子積極鼓勵的。人就是這樣,知道是一回事,說明是另一回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和静县| 龙陵县| 吐鲁番市| 鞍山市| 阜南县| 天峻县| 萨迦县| 莆田市| 民勤县| 东宁县| 缙云县| 石泉县| 托克托县| 洪江市| 金塔县| 黄浦区| 巴南区| 内丘县| 江源县| 泸溪县| 南乐县| 万山特区| 东阳市| 英德市| 渭源县| 固镇县| 澄迈县| 连州市| 上林县| 永川市| 湖北省| 竹山县| 灌南县| 长治县| 平泉县| 宣武区| 焉耆| 全椒县| 武清区|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