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別講不白講-《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從二十四史中古文的世界,到近代大師文白夾雜的文章,突然跳到南懷瑾先生通俗白話的書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爽感。
由于這本書是他一九八四年在臺灣某大學的講座紀錄,所以簡單得猶如聽課,才知道,我們文革時期文脈中斷得有多么深。
董先生的老師諱莫如深的周易學說,原來在臺灣就是普通公開的一門課而已;原來我們平時討論的自覺高深的理念,在南懷瑾這里不過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歷史故事的延續。
化繁為簡、化崇高于平常,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受。按他的解釋方法,我幾乎可以和妍子討論周易的哲學了。
想到這里,我禁不住看著坐在我身邊躺椅上的妍子,笑了起來。
“哥,你笑什么?怪怪的,是不懷好意嗎?這大白天的?”妍子對我的表情研究得很透,我就是有點不懷好意。
“妍子,按周易的學說,我們倆就是一個乾坤。”
“啥叫乾坤?不要轉文,最討厭你這,嫌棄我沒文化。”
“乾坤就是天地,我們倆可以組成一個天地。”我笑到。
“什么意思?你究竟要說啥?再這樣,不陪你,我進屋了。”
“好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進屋,組成乾坤天地。”
她真的佯裝生氣,放下那個永遠不能成型的毛衣,向屋內走去。我放下書,尾隨而入,進得屋來一下把她撲倒在床。
望著她有些興奮有些不解有些好奇的眼神,我說到“一陰一陽謂之道,你是陰我是陽,我們一交流,天地就生動了。”隨即開始即興的動作,她望著我興奮的樣子,說到:“這是什么書,哥,把你看壞了。”手卻不老實地緊緊地箍著我的腰,我說:“這就是我們快樂的小天地。”
這本書帶給我的輕松,簡直如盛夏之冰水,把一切思維束縛全都拋棄了。所以,他這別說不是白說的,就是讓你看淡一切學問,一切學問不過是為了一個快樂圓滿的人生。
第二個收獲,是給我了大量的歷史知識我他的人生見聞,就像一個老頭子跟你講故事。他年輕時的艷遇、失敗、挫折、成功,他所遇到的怪人、名人、高人、惡人。這種講故事似的講道,讓人覺得對系傳的了解幫助不是很大,但對人生經驗和教訓的啟發卻很有作用。
一個善于總結的知識分子,處于中國巨大變動的時代,在歷史浪濤尖上沉浮,八十多歲,豐富的經驗和細膩的感觸,對于我們這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要不然,你有機會跟一個老頭聊天試試,一個有知識的老頭,一個曾經獲得很大成功的老頭,一個善于總結的老頭,一個對傳統文化了解頗深的老頭,一個見慣了大人物的老頭。他身上的特質,比寧老將軍他們多多了,經歷也多多了,文化也多多了,聽他的,有價值。
一個文化人的價值是從兩方面來衡量的,文化上的獨特性,經驗上的豐富性。這就像你跟一個工藝大師學技術一樣,博與專,都能給你帶來利益。
但我總有一個感覺,南先生,博是博,但專不一定夠。就從對《周易》的理解來看,他估計缺乏具體占卜的經驗,所以,在這方面,他講得不夠透。但是,看一個人的書,不是來找這本書的毛病的,是來汲取營養的。所以,他的博,恰恰是我欠缺的,他豐富的人生經歷,恰恰是我所沒有的,所以,他對我,是有價值的。
當然,他有些論斷確實有邏輯問題。比如,他所講的東方的美與西方的美,藝術境界不一樣。他說,東方的美是不規則的,比如園林、盆景;西方的美是規則的。這句話的講話作為大概率時勉強說得過去,但說硬了,就不科學了。東方就不講規則的美嗎?比如建筑中對稱的設計,這就是規則,就是在蘇州園林中,窗欞的幾何圖案,基本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也是規則的美。西方就沒有不規則的美嗎?比如對人體美的追求,維納斯雕像,甚至不規則到了缺陷的程度,還是美。這句話要嚴格從學術上講,東方美的主體是模仿自然,在天人合一思想暗示下的美。西方對美的追求中,更多了一些對規則和彰顯數學幾何形象的描述。這樣講就比較準確了。但是,他又不是上美學課程,沒必要去摳他這方面的字眼。
但是,基本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啊。比如,我之前思考多年的幾句話,在他這書里仍然找不到明確的答案。最有疑惑的兩句話是:“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這兩句話可是易經意義和來源的根本問題,可是,他根本沒有解釋“成性存存”的概念和意思,只是用“如如不動”這句佛教名詞來打比方,搞得我一頭霧水。用一個概念來解釋另一個概念,搞得我不懂的概念又增加了一個。所謂“天下之賾”,就是天下的機竅、開關,那么,孔子見到了嗎?它究竟是什么東西呢?看了半天,我還是摸不著門。
隨著繼續看下去,我終于明白了。看南先生的書為什么輕松,是因為他總是在面對嚴肅的學術問題時,顧左右而言他,如果你不想尋找答案的話,光看他所言的左右,卻是非常有意思的。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的功能,所以深受市場的喜歡。
不要以為所謂的左右不涉及問題本身,就不重要。恰恰是對我最重要的東西,我的思路打開了,才知道中華文化之廣博、之靈活、之生動、之有用。于是,我決定,放下那些大而無當的話題吧,放下那些生老病死的嚴肅。我們輕松地面對生活不好嗎?我們縱情聲色或者靜坐修道都可以啊,生活是實在的,搞得苦哈哈,沒人同情你。
他解釋的姤卦,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他說天風姤,原來的卦名是:媾,就是男女交媾的意思,也是陰陽沖突的意思,所以時間長了,烈度大了,人就容易疲勞,就容易生病。所以,有時就要平復一下,進入到下一個卦:復卦。說人的靜坐就是復卦,一陽來復,所以一般一個人疲勞了,靜坐一會就會好,體力就會恢復。這就是復卦的實踐,老子最喜歡這個卦,他曾說過:“吾以觀復”。靜坐我沒學過,但姤卦我有體驗,沒有姤卦,天地沒生機,陰陽不交媾,萬物不生長。自然此理,人同此理。是不是又要找妍子交流一下?我浮現出放蕩的笑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阳新县|
神农架林区|
宿松县|
西平县|
井冈山市|
诸城市|
武安市|
密山市|
甘肃省|
建始县|
抚宁县|
营口市|
万源市|
江都市|
阳江市|
广东省|
梅州市|
稷山县|
闽侯县|
长顺县|
定西市|
海伦市|
聂拉木县|
通化市|
柘荣县|
宝丰县|
柳河县|
松原市|
安溪县|
安福县|
宁德市|
石门县|
屏边|
上蔡县|
株洲市|
金门县|
漳浦县|
宕昌县|
桃园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