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府后院。 吳世蕃苦讀著《尚書》,身后同樣是抱著《易》和《禮記》苦讀的兩個弟弟,吳世霞和吳世安。 自從那日在樊樓被皇城司借機緝拿,他們放出來后,就被吳居厚懲罰禁足。 這倒也罷了,關鍵是此次吳居厚大怒,直接將他們趕出了內宅,到了這仆傭所在的居室讀書。 不僅地方狹小,燭火黯淡,起初連火盆都沒有,后來還是阿娘疼愛,偷偷放了一個來,日子真是太苦了。 “子時已過,是年初一了啊,都不能讓我們休息休息?” “好想一覺睡下去,就再也不醒過來?。 ? 兩個弟弟忍不住瞌睡,開始抱怨,吳世蕃想到剛剛禮儀性的吃完團圓飯后,吳居厚那嚴厲的眼神,沉聲道:“這次父親是鐵了心,要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你們別再抱怨,還是好好苦讀,今年科舉,至少要中舉入省試!” 北宋的科舉舉辦,起初是沒有規(guī)律的,有時候兩年一屆,有時候四年才一屆,直到神宗朝,才徹底規(guī)范下來,每三年舉辦一次科舉。 而科舉持續(xù)的整個過程是很長的,從第一場解試,到最后的張貼榜單,進士游街,基本上要持續(xù)大半年。 正常的情況,是今年七八月,各地州縣進行解試,考中的學子成為舉人,進京趕考,直到明年的二月,再進行第二場禮部省試,然后三月初進行殿試。 之所以解試和省試之間相隔那么長,也是為了各地學子的身體著想,給予他們習慣京城環(huán)境的時間,不至于因為水土不服,生病導致發(fā)揮失常。 在科舉考試對考生的待遇方面,宋無疑是第一,而在這樣優(yōu)厚的制度下,汴京戶口又占據了莫大的優(yōu)勢。 可即便如此,吳世霞和吳世安還是抱怨起來:“中舉又如何?我們依舊過不了省試,難不成連連落榜,最后得官家同情,賜個第五甲的同進士出身,當個撐不起家業(yè)的末流小官?那可太丟臉了!” 吳世蕃也覺得那樣丟臉,但作為兄長,還是義正言辭地呵斥道:“丟臉?多少人苦讀一生,都無法成為進士,入仕為官,你們憑什么看不上同進士出身?” 吳世霞垂下頭,年紀最小的吳世安低聲嘟囔道:“那你怎么不去要個出身?” 吳世蕃大怒:“你說什……咚!” 正呵斥著呢,外面突然傳來響動,然后是半道急促的慘叫:“啊—” 三人愣住,下意識往外看去:“那是什么聲音?” 吳世霞不在乎地道:“莫不是哪個下人失足掉進池中……” 吳世安則興奮起來:“是不是進蟊賊了?我們去抓賊吧!” 吳世蕃神色嚴肅:“近來京內不平,京師兇案頻頻,先是兩位外戚郡王遇害,隨即是太后遇刺,其后又有大逆‘佐命’沖擊禁軍,明尊邪教沖擊開封府衙,簡王府大火……” 他這般一總結,吳世安也露出畏懼之色:“京師何時變得這般危險了?” 吳世蕃叮囑道:“所幸父親早有準備,聘請了不少武師入府,有他們在,可保家中安危,你們千萬不要沖動,到處亂跑!” 吳居厚以前經營京東時,由于搜刮得太狠,被百姓恨之入骨,農民起義軍所打出的旗號,就是抓住吳居厚,投進煉鐵爐子里燒死,從那個時候起,在家中守衛(wèi)方面,這位就變得重視起來,現在這個時期,自然更加會多招人手,將家中保護得嚴嚴實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