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夕夜。 月窮歲盡,除舊迎新,無論外界有什么紛擾,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一日都該家人團聚,開開心心的度過。 而皇宮內,在可容納數萬人的大慶殿中,正在舉行隆重的正旦大朝會。 按照禮儀,一大清早,身為大宋天子的趙佶就起身上朝,虔誠祭天,是為“為蒼生祈百谷于上穹”。 在繁復的祭天禮儀后,應該給太后拜年:“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皇太后陛下,膺時納佑,與天同休。” 正常情況下,太后會回皇帝:“履新之祐,與皇帝同之。” 但趙佶沒媽,這個步驟就省掉了,直接進入下一步,文武百官向天子拜年:“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趙佶臉色略帶蒼白,雙手平舉:“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而后是各國的使臣祝賀,包括遼國、西夏、高麗、交趾、大食、阇婆、三佛齊等等,進行“排正仗”。 相比起前唐惠澤四海的影響力,宋朝是遠遠不及的,但維護華夷秩序的主觀意愿依然存在。 或者可以這么說,在對外戰爭中沒有占到什么便宜的宋廷,更寄望于通過海外朝貢,來壯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所以對前來覲見的海外使臣,大宋在政治與經濟上都實行“厚往薄來”的原則,政治上的冊封大都華而不實、徒有其表,但物質上豐富的回贈,吸引了大量海外使臣頻繁入貢,也讓國家的財政背上了更沉重的負擔。 但沒關系,苦一苦自己國內的百姓可以,不能苦國外的人,畢竟當海外使臣一次次臣服于大宋天子腳下,那種異邦慕化的自豪感,是無以倫比的。 只是以往面對人傻錢多的宋廷,各國使臣都是順服至極的,可今年這些使臣的神色,未免有些怪異。 尤其是西夏使臣,瞟向端坐在龍椅上的九五之尊時,流露出幾分戲謔之色。 西夏國君的德行,實在是一言難盡,李元昊就不必說了,那真是除弒父外,其他天家倫理要素都聚齊了,其子李諒祚也是十三歲時靠著睡嫂子奪權,后來御駕親征,被宋軍一箭射成重傷,以致于二十一歲就駕崩。 在宋人口中,對于西夏君王向來是不齒的,結果現在,你們的官家也不怎么樣么~ 眼見各國使臣表情古怪,對于坊間流言也有了解的大臣們,面色也不禁難看起來。 以致于到了飲酒賦詩,拍彩虹屁的環節,今年的詩詞都明顯少了許多。 所幸接下來,是由上廳行首帶隊,教坊司精選的官妓,開始表演歌舞雜劇等文娛節目。 在春節聯歡晚會的氛圍下,氣氛才漸漸變得自然,看到精彩之處,官家撫掌稱贊,臣子們也跟著叫好。 以前身為端王時,趙佶對于這種節目,其實是最感興趣的,也喜歡偷偷帶著侍從,去勾欄瓦市觀看,但此時他只是呆板的做出回應,引導氣氛,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觀察旁人身上。 比如除了簡王趙似外,還有三位親王,都是神宗所出,現在這三位好似根本不敢看自己…… 可惡!不會真的認為,簡王是被他謀害的吧? 再看著以韓忠彥、曾布為首的群臣,這些臣子的視線表面上放在歌舞上,但眼神交流得異常頻繁。 可恨!不會在謀劃著伊霍之事,年后就要逼迫自己退位吧? 至于那些外邦使臣,幸災樂禍,似笑非笑的模樣,更令趙佶火冒三丈,恨不得大手一揮,將他們統統拖下去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