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微宮。 李弘走進長生院內(nèi),向武后問安。 這是天子必須盡的孝道,李弘只當例行公事。 但今日他走入殿內(nèi),所見卻是一驚。 因為坐在御幄中的武后精神萎靡,容貌憔悴,就像是蒼老了十歲。 事實上,這是由于武后往日容光煥發(fā), 完全不像五十一歲的人,就像是三十多歲的婦人。 不奇怪,歷史上她直到八十歲時,都是“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cè),不覺其衰老”, 容貌顯得遠比真實年齡小。 直到神龍政變,她被趕下臺, 囚禁在后宮,不再梳妝打扮,面容憔悴,真的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嫗,當時李顯見到大吃一驚,悲泣不已,跪地“拜謝死罪”。 而此時武后也是特意沒有梳妝,再加上老是火氣上涌,精神不振,暴露出的衰老感,帶來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讓原本恨不得軟禁她的李弘,見了都心頭大震:“母親要保重身體啊!” 武后嘆了口氣:“孩子, 你現(xiàn)在連一聲娘娘都不愿意喊了么?我還記得你小時候害怕監(jiān)國, 還跑來洛陽找我們, 我和你阿耶哄著你睡……” 李弘心頭一軟, 趕忙拜了下去:“娘娘息怒,是孩兒不孝?!? 武后走過來,將他扶起, 悠悠嘆息道:“不怪你,是為娘沒有攤上一個好人家,我從小就被武氏兄弟趕出家門,顛沛流離,后來入宮,現(xiàn)在老了,還要依靠他們的后人,被人在背后非議……” 李弘眼眶微紅:“娘娘切莫傷心,切莫傷心!” 武后其實很想說,讓武氏子都去死,自己就不傷心了,但她現(xiàn)在是利用兒子心軟,當然不能將對方拖回現(xiàn)實,拉著李弘的手,帶著他坐在御幄上,開始談論起兒時的事情來。 平心而論,無論是給李弘起這個名字,還是太子監(jiān)國的行動,李治和武后對這位長子, 都算是不錯了, 在不影響他們自己的前提下,給予了這個兒子最大程度的愛。 后面的李賢、李顯和李旦就可憐了,一個不如一個,太平公主畢竟是唯一的女兒,寵愛再正常不過,但也沒有達到李弘的程度,夫郎說殺就殺,太平公主那時都還懷著孕。 所以當武后刻意避開那段李弘最悲傷的往事時,回憶往事,母子之情逐漸升溫。 這也是因為武后之前沒有來得及污蔑金娘子,李弘雖然知道外戚能夠囂張的根源在武后身上,但恨意還是主要集中在武氏子弟身上, 說著說著,又講到東都洛陽,武后微笑道:“孩子,你將政治中心從長安移到洛陽,絕對是明智之舉,不過你既然決定以洛陽為重,這座東都就要有所變化……” 李弘以為她又要修大殿,露出警惕之色:“朕會考慮的?!? 卻聽武后道:“洛陽的商業(yè)較長安更為發(fā)達,富商巨賈貿(mào)易頻繁,如今的南北兩市就不夠了,你應該再作規(guī)劃?!? 李弘神情這才舒緩:“娘娘所言甚是,事實上苗郎中等人近來也有提議,在洛陽再開西市,北市連漕渠,主要負責漕運,南市百行各業(yè),商會云集,西市則可以將北市原有的店鋪轉(zhuǎn)入,更便于百姓采購?!? 武后道:“苗神客六人確是良才,不僅是他們,寒門士子上進困難,但凡能出頭的,都是才能拔尖之輩,你當多多收攏他們的忠心,好好用之。” 李弘立刻道:“謹遵娘娘之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