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山河入夢》
珠花
北門口有一家穿珠花的。我小時候,婦女出客都還興戴珠花。每次放學路過,我總愿意到這家穿珠花的作坊里去看看。鋪面很小,只有一個老師傅帶兩個徒弟做活。老師傅手藝非常熟練。穿珠花一般都是小珠子,——米珠。偶爾有定珠花的人家從自己家里拿來大珠子,比如聽說有一個叫汪炳為的,他娶親時新娘子鞋尖的四顆珍珠有豌豆大!一般都沒有用這樣大的珠子穿珠花的,那得做別的用處,比如釘在“帽勒子”上。老師傅用小鑷子拈起一顆一顆米珠,用細銅絲一穿,這種細銅絲就叫作“花絲”??匆膊豢?,就穿成了一串,放在一邊(我到現在還不明白那么小的珠子怎樣打的孔)。珠串做齊,把花絲扭在一起,左一別,右一別,加上銅托,一朵珠花就做成了。珠花有幾種式樣,以“鳳穿牡丹”“丹鳳朝陽”最多。
現在戴珠花的幾乎沒有了,只有戲曲旦角演員的“頭面”上還用。但大都是玻璃料珠。用真的“珍珠頭面”的恐怕很少了。
發藍點翠
“發藍”是在銀首飾(主要是簪子)上,鏨出花紋,在花紋空處,填以彩料,用吹管(這種吹管很簡單,只是一個豆油燈碗,放七八根燈草,用一根銅管呼呼地吹)吹得琺瑯彩料與銀器熔為一體,略經打磨,堿水洗凈,即成。
“點翠”是把翠鳥的翅羽剪成小片,按首飾的需要,嵌在銀器里,加熱,使“翠”不致脫落,即可。
齊白石題畫翠鳥:“羽毛可取”。翠鳥毛的顏色確實無可代替。但是現在旦角頭面沒有“點翠”的,大都是化學藥品染制的綢料貼上去的了。
真的點翠現在還不難見到,十三陵定陵皇后的鳳冠就是點翠的。不過大概是復制品,不是原物。
葡萄常
葡萄常三姐妹都沒有嫁人。她們做的葡萄(作為擺設)別的倒也沒有什么稀奇:都是玻璃吹出來的,很像,顏色有紫紅的,綠的;特異處在葡萄皮外面掛著一層輕輕的粉,跟真葡萄一樣。這層薄薄的粉是怎么弄上去的?——常家不是刷上去或噴上去的。多少做玩器的都琢磨過,琢磨不出來。這是常家的獨得之秘,不外傳。這樣,才博得“葡萄常”的名聲。
常家三姐妹相繼去世:“葡萄?!睆拇私^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黔江区|
旺苍县|
外汇|
南部县|
荥阳市|
礼泉县|
民县|
文水县|
浦北县|
清徐县|
浏阳市|
道孚县|
城市|
溆浦县|
辽阳市|
岑巩县|
东阳市|
理塘县|
洛隆县|
化德县|
光泽县|
钦州市|
双牌县|
河北省|
宜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米泉市|
清苑县|
洪江市|
栾城县|
永康市|
长汀县|
城市|
合水县|
紫云|
比如县|
阿巴嘎旗|
通道|
班戈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