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恒感慨道:“中國的體質相對保守,不比美國這片開放的土壤,要行那改變之舉,未來充滿了變數?!? 扎克伯格正襟危坐,臉上的表情不多,或者說,他并不擅于交際應酬。 不過聊到這方面的話題時,他還是很有興趣。 “我了解過中國這個有趣的國家,強有力的政權雖然看起來不那么自由,可一旦認可了你,或許未來的變數雖多,但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陸恒驚訝的看著對方,他倒是沒想到,對方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不過這與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卻是不謀而合。 陸恒做慈善、做公益,設立基金會,參與當地政府的城建計劃,以及積極和實權部門交好,甚至想成為人大代表,無一不是在給自己刷印象分。 他很清楚,印象分一旦上去,潛在的危險就會變少。 扎克卻是不知道這些,他對陸恒的了解,更多是來源于收到這次晚餐會人員資料的時候,被陸恒的年紀所驚訝,之后做出了種種調查。 隨著調查的深入,扎克越發對陸恒感興趣。 陸恒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商人,但他在投資領域,行事作風極為大膽,眼光非常獨到。 并且,還有一個特質,十分吸引扎克。 那就是這個比自己還年輕五歲的男人,創意極多,執行力超強,往往在推出一個創意后,就會很快的投入到具體操作中。 相比自己,扎克自認他也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但是不知怎的,或許是急劇膨脹的Facebook限制了自己,他總覺得自己的創意越來越不夠了。 在扎克看來,互聯網這一行,創意靈感的缺乏,是非常致命的問題。 也正是如此,扎克很樂意在今天的晚餐會上,認識一下陸恒,與他交流交流。 至于能不能迸發靈感,他不強求,但是朋友先交上,以后總會有些觸發。 “陸,我對你那個滴滴打車十分好奇,你是怎么想到把出行與移動互聯網結合起來的?” 陸恒怔了怔,他總不能說自己具備超前多年的記憶吧! 當然,他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陸恒微微一笑,“你很看好我這個模式嗎?” 扎克點頭,“十分看好!并且在我看來,這個模式更加適合我們美國的社會環境?!? 陸恒拍了下手掌,豎了個大拇指,稱贊道:“你說得沒錯,這種模式的確更加適合你們美國當前的社會環境。畢竟這種模式,不僅需要廣闊的市場需求,還得具備硬性的科技環境。從這點上來說,在這個時間段、在中國推出滴滴打車,確實不如美國?!? 見自己的想法得到認同,扎克伯格很興奮。 他在花了幾個小時研究后,得出了這個結果,而現在,也得到了陸恒的贊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