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7章 大漢王朝,由盛及衰,緣起緣滅-《三國:攤牌了,我是曹操》


    第(1/3)頁

    第六十七章大漢王朝,由盛及衰,緣起緣滅

    “十五年前,也就是光和六年!這是先帝靈帝在位的第十六個年頭!”

    水榭書齋前,高臺上,易小天開始了他的授課。

    這種感覺很熟悉,畢竟他的前世不單單是時間管理大師,還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好教授呢…

    “教學生”讓他感覺快樂,當然了,對于司馬懿的這種別人絞盡腦汁也不知所解的問題,對易小天而言,輕而易舉。

    “光和六年?這一年發生了什么呢?”易小天自問自答。“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冬,東海,東萊,瑯邪井中冰厚尺余,旱澇冰災齊至,讓整個大漢帝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講到這里,易小天擺擺手,語氣中有一股“平平無奇的味道!”

    “然而?這種現象很奇怪么?平平無奇,平平無奇。在此前的十五年里,這種天災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建寧三年,河南、河內饑荒,夫婦相食;建寧四年,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東地裂,雨雹,山水暴出;建寧五年,正月,大疫!”

    “熹平二年,洛水泛濫;熹平三年,三輔之地,橫遭蟲災!熹平六年,夏四月七州蝗,八月辛丑京師地震;七年正月,四月兩度地震;”

    “光和二年,春又發大疫,京兆地震;三年酒泉地震;四年,炎炎夏日,冰雹下的大如雞子…”

    易小天一口氣將大漢走向衰敗的十五年,每一年的境況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這一個個鮮活的事實,擺在眼前。

    一時間,所有士子、儒生,包括司馬懿,包括曹仁,包括曹操,都聽得入迷了。

    他們只知道大漢日益式微,江河日下,卻不知曉,這其中天災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甚至是收割機!

    此時此刻…

    易小天發問。“你們說說看?天災之下的大漢難不難?大漢的朝廷難不難?”

    “難…”

    異口同聲。

    大漢太難了,朝廷太難了…

    一時間所有的士子被易小天的話語感染,甚至感同身受,心頭不由得為大漢狂呼——“我太難了!”

    易小天環視周遭,見他們一個個均露出便秘似的表情,看起來,氣氛烘托的很到位呀。

    他的聲音尤自傳出。

    “按照董仲舒天人感應的說法,天災降臨,必是驚醒帝王,于是咱們的這位先帝三度改元,大赦天下多達十四次,可惜事與愿違,在天災面前,國事依舊蜩螗,甚至越發的江河日下!”

    “這才只是天災!還有外患呢!”

    易小天扭過頭,把目光瞟向西北方向的蒼穹,似乎預示著,他要聊聊西北的邊境。

    “北部邊境、河西走廊連年告急,自從先帝登基以來,盤踞北地的鮮卑人為表歡迎,每年冬季都聚集起來南下狩獵…說是狩獵,其實就是打劫,而大漢的邊防軍,哪里還有半點明帝朝北擊匈奴,恢復西域的風采?甚至在熹平六年,雁門關外殞命十余萬,大敗而歸!”

    “除了外患,還有內憂!越是天災,百姓越是貧瘠。

    百姓越是貧瘠,越會有人揭竿而起,江夏、益州、巴郡等地蠻部動輒暴亂!咱們的朝廷倒是想出兵,倒是想撥款救災、平亂,可連年的天災人禍,國庫早就沒錢了,甚至百姓都成了窮鬼,沒有絲毫的油水可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胶南市| 双柏县| 东乡县| 胶州市| 尚义县| 习水县| 府谷县| 红桥区| 山东省| 台南市| 乐陵市| 永安市| 呼玛县| 麻栗坡县| 信丰县| 永靖县| 正蓝旗| 北安市| 林西县| 冕宁县| 乌兰察布市| 布尔津县| 惠东县| 安龙县| 安顺市| 南充市| 永靖县| 康定县| 元谋县| 惠州市| 武冈市| 隆昌县| 新兴县| 盐山县| 沁源县| 红河县| 个旧市| 互助| 马关县| 炎陵县|